第(2/3)頁 “其實給你說這些,倒不是為父真想你能夠令咱們李家三房的門楣更高大更光亮一些,也不是為了和另外那兩房去計較個高下,而是為了你好!” “畢竟只有當了官,才有機會封妻蔭子,才能受到萬民敬仰。” 李辰安很是認真的聽著,就像上輩子小時候還在農村的時候,曾經的那個父親和童年的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 只是曾經那父親的話更加直接一些??—— 要想跳出農門,要想不過這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那就拼了命去讀書! 不然……就給老子回來放牛養豬! 道理都一樣,只是上輩子的李辰安確實怕了那種苦日子,所以他真的拼了命去讀書,然后走出了那片望不到頭的大山。 但現在,他是真的沒法去考啊! “父親思慮極是,只是現在那釀酒的作坊就快完工,箭已在弦不得不發。” 李辰安決定不能再和父親糾結這個話題,他又道:.o “投入了許多銀子,如果就此不要了,那損失難以估量,所以釀酒這件事也是當下最迫切需要去做的事。” “你考慮一下,如果愿意,就搬去酒坊那邊住,等過些日子……恐怕會有點長,等風平浪靜之后再搬回來。” “如何?” 這就是兒子的倔啊! 哎……! 李文瀚心里深深一嘆,心想兒子能夠回來,能夠坐在這里心平氣和的和自己說點話,這似乎已經足夠。 自己何必再去強求那么多呢! “廣陵霍家,其實力并不僅僅是表面所見那般簡單。” “霍百揚是為父昔日同窗,此人工于心計,極善鉆營,故而而今才三十有六,卻已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成為了太子近臣。” “另外……他的妻子是當今兵部侍郎左筆夫的女兒。這左家的勢力也頗大,倒不是在玉京城,而是在北邊的穎州。” “霍家而今有男丁四十八,其中居于廟堂者有十二,都在各地為官,比如咱們廣陵城的通判霍傳名,還比如湖陰縣縣令霍廣,宜縣縣令霍剛等等。” “霍家倒是商而優則仕的典范,而今已漸顯鋒芒,你的酒比霍家的好……這矛盾必然劇烈……要解此局,為父修書一封給在你二伯。” “如果你二伯愿意幫你一把,想來也就無什大礙。” 李辰安想了想,現在李家另外兩房久居京都,和這第三房而今連書信都沒有再來往。 其中定是發生了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不然在這個宗族觀念極強的社會之下,同宗之人本應該擰成一股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