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百年前,廣陵城是沒有那畫屏湖的。” “按廣陵府志記載,這地方曾經(jīng)是一片沃野良田。” “后來為了修建玉廣大運河,從這里取土筑堤,挖出了一個方圓數(shù)十里的坑。” “玉廣大運河廣陵段最大的碼頭就設(shè)在了畫屏北,也就是而今北門外里許的臨風(fēng)渡。” 坐在吳洗塵駕駛的馬車上,蘇沐心開始給李辰安科普。 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這李辰安明明有著淵博的學(xué)識,偏偏對他生活了十七年之久的廣陵城沒啥認識! 對寧國就更沒啥認識。 他甚至連寧國大名鼎鼎的商滌商大家都沒聽說過! 實在是個異類。 “那為什么從廣陵城去玉京城不乘船而上呢?” “這是有原因的……這玉廣大運河全長千余里,干河河道雖然只有一條,但分支眾多。” “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雙蛟湖段。” “雙蛟湖是一片湖泊群,里面有無數(shù)島嶼,也有一座綿延千里的雙蛟山。” “那地方有一股勢力不小的水匪,玉廣大運河修建好至今兩百來年,官府曾經(jīng)派出水師剿匪多次,起初當(dāng)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時候的船運也很是繁忙。” “不過后來,在商丞相去世之后,咱們寧國又走向了衰落……近些年那些水匪又死灰復(fù)燃。” 蘇沐心悠悠一嘆,又道: “而今咱們寧國水師已是日薄西山,更是無力再行剿匪,故而雙蛟湖的水匪日益坐大更為猖獗,時常白天也會襲擊往來船只。” “這便導(dǎo)致了這條本應(yīng)該很是繁忙的水路變成了而今少有船行的模樣,就更不用說客船了,誰都不想遇見水匪,萬一被劫,小命可就沒了。” 李辰安這才明白過來,如此來,這個表面頗為繁華的寧國,只怕已到了風(fēng)燭殘年的時候。 以前劉酌給他粗略的講過,而今他只是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不過自己也就是在廣陵城做點酒生意,至于這個國家會怎樣……就算是亂了,只要自己有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不懼的。 只是可惜了這么好的一條運河。 它和長江相連,從京都可直接到江南江北。 江南江北的物資也能通過運河運往沿線各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