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臣等請陛下早定年號!” 文官們齊齊拜倒,口中高呼。 “還是他娘的這些遭瘟書生們腦子快呀!” 武臣們錯愕片刻,也趕緊緊隨其后。 朱允熥坐在龍椅上,看著大殿中的臣子們,高高在上又一覽無余。這和他往日坐在老爺子身邊還有所不同,像是什么事都盡收眼底。 “年號的事,朕打算再等等!”朱允熥開口道,“皇爺爺剛禪位給朕,現在就改年號,未必有些不妥!” “陛下,名不正言不順!”方孝孺叩首道,“自古以來,新君新氣象,陛下胸懷四海,有凌云之志。若不改元,何以激勵天下士民?” 老臣凌漢,“如今正是新春佳節未過,此時改元正是一年之始,也御醫我朝新君之始。是以臣以為,年號之事事不宜遲!” “他娘的的,還是這群遭瘟的書生會說話!” 武臣們聞言,也都想說些什么,可奈何肚中墨水有限,不知如何開口。 “陛下仁孝之心,天日可表!”忽然,武臣之中曹國公李景隆開口道,“陛下即位,暫不改元仍舊用太上皇之年號,乃是一片權權孝心。但太上皇已于太廟昭告天地,宗廟,社稷,傳位于陛下!” “新年號,天下士民翹首以盼。非但我大明臣民期期盼之,各番邦屬國,也都等著我大明改元。如此一來,紀元不混,天地寰宇,四海之內,才皆可知我大明新君!” “漂亮!”許多武臣心中喝彩一句,關鍵還得看老李,不然陛下的此一次朝會,武臣就要被那些遭瘟的書生們給壓了一頭。 “既然如此,那就議議吧!”朱允熥笑道,“各位愛卿暢所欲言!” 中書舍人劉三吾先沉吟著開口,“太上皇之年號洪武,寓意洪大之武功。太上皇提兵淮西,轉戰三千里。驅逐韃虜,收復燕云十六州,遠征漠南漠北,兵鋒赫赫,武功洪大,名垂千古!” 朱允熥不住點頭,老爺子的年號確實是這個意思。洪武,洪大的武功。老爺子雖然嘴上不說超越先賢,但心里從沒服輸過。 “所謂打天下靠武,治天下靠文!一文一武張弛有道,才是國家興盛之良策!”劉三吾想想,開口道,“臣這有兩個字?” “何字?”朱允熥似乎有些猜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