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會元,但作為大羅金仙,只要愿意,隨時都可以想起了,他還記得當初西方教五人與闡截二教弟子論道,當時西方教還占據了上風。 最后玄塵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用西方教的辯論之術,力挽狂瀾,將幾人一一駁倒。 當時問彌勒的就是高僧與魚的問題。 一個魚販和一位高僧為鄰,魚販每日早起殺生,罪孽深重,而高僧卻每天早起為天下蒼生祈福念經,功德無量,有一天魚販和高僧相約互相提醒對方,早起殺魚或者念經。 玄塵的問題便是兩人死后誰可以榮登極樂世界。 彌勒當初回答的是高僧,但玄塵卻說是魚販,并且還有理有據。 因為魚販每天叫醒高僧去念經,高僧每為一人祈福,功勞都有魚販一份;反之高僧每天叫醒魚販,魚販卻是去殺魚,魚販手中每一份殺孽都有高僧一份。 可以說是將辯論與因果之道理解到了極致。 事后緊那羅還曾和彌勒討論過這個問題,認為玄塵說的也沒有錯,畢竟按照因果論確實是這樣,難不成這里面還有什么自己沒參悟到的? 想到這,緊那羅當即問道:“莫非這里面還有什么玄機不成?” 當然沒有什么玄機,只是玄塵想和緊那羅舉個例子。 不過要將滅世黑蓮騙過來,還得先說服他才行。 反正對方道心都崩成那樣了,自己也是為了幫其重塑道心。 玄塵背負雙手,一副高人風范,說道:“當然,那只是我以你們西方教的詭辯之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忽悠你們的罷了,并不是那個問題真正的答案。” “真正的答案?” “沒錯,那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兩個人都不會往極樂,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高僧叫魚販起床,只是出于好心,并沒有想到會造成殺孽,因此這份惡業不會算到高僧的頭上。” “但魚販殺魚的業力是直接算在魚販身上的,所以魚販也不能往極樂。” 看見緊那羅對這個問題產生了好奇,玄塵說出了答案,慢慢忽悠道。 故事是自己編的,最終解釋權可是在自己手上。 “等等。”緊那羅疑惑問道:“既然魚販殺魚的業力沒有算到高僧身上,那高僧理應時候進入極樂世界啊,又怎會兩人都不能進入呢?” 玄塵笑著反問道:“高僧每天都在干什么?” “念經。”緊那羅答道。 見緊那羅上套,玄塵毫不猶豫的嘲諷道:“那不就得了,念經有什么用?念經就能讓每天少死幾個人嗎?念經就能讓魚販放下屠刀,不再殺魚嗎?” 面對玄塵一連串的反問,緊那羅不知該如何回答。 玄塵也沒有等對方回答,而是自顧自說道:“念經什么用都沒有,讀萬卷經書,不如每天去做一些好事,高僧只知誦經,又不去踐行經書中的道理,死后自然不能往極樂。” “當然,你也是念經念傻了,經書說的就一定對嗎?圣人說的就一定對嗎?阿羞沒錯,眾生平等也沒錯,既然準提圣人都無法履行自己提出來的道理,那自然是有問題的。” “你們西方教的經書我也看過幾本,有博大精深之處,也有狹隘荒謬之理,還有的本來是騙那些信徒的,但是沒想到居然連你這個西方教親傳都給騙了。” 沒錯,緊那羅還是缺少社會的毒打。 眾生平等,在這個圣人之下皆螻蟻,大神通者迭出的洪荒世界是不可能實現的,準提之所以提出來無非是為了吸引那些底層修士加入西方教罷了。 但是沒想到底層修士沒騙到,反而把自家弟子繞進去了。 當然這并不影響玄塵忽悠緊那羅往眾生平等這個方向去奮斗,畢竟有一個心懷眾生的佛陀,總比一墻的金身銅像要好得多。 無非是一個出世與入世的區別。 有些修士在仙山待久了,就再無一絲紅塵氣,再也沒有了對天地眾生的憐憫,有的人則是出入人世間,以身踐行佛法,度化眾生,比如后世的觀音、道濟。 這兩位在后世的名聲甚至還要高出幾位佛祖一籌,自然是他們積極入世,救苦救難的緣故。 緊那羅聽罷,依舊疑惑,問道:“那我該如何做?” 看對方詢問,玄塵笑道:“既然你覺得準提圣人做的不對,那么你就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情,踐行你覺得正確的佛法,知行合一,另起爐灶,普度眾生。” 知行合一? 另起爐灶,踐行佛法? 玄塵的話如同洪鐘大呂,震耳發聵,每一句都重重敲到了緊那羅的道心之上,原本破碎的道心開始重新凝聚,但又戛然而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