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交趾,乃中華舊地。秦漢交替之際,隸屬于在粵地自立的趙佗,南越王治下。 漢武帝滅南越趙氏,設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的郡所,在今天越南的河內)。 后,雖中原朝代更迭,但總體上一直歸于中原中央王朝管理。 直至趙宋時,國主丁氏接受宋太祖的冊封,成為藩王從而正式從中原王朝之中脫離出去。 原本時空,此時當為安南國。后國內政變,權臣篡位惹惱了活閻王朱棣。所以直接發動大軍,滅了安南王朝,再次把這塊中華舊地收納到版圖之中。 張顯宗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成為交趾布政司使。 明軍的軍紀其實有些一言難盡,尤其是交趾這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燒殺搶掠是家常便飯。而張顯宗上任之后,一改昔日的鐵血殘暴,以懷柔公正的方法治理交趾。 是以,他病死在任上的時候,交趾百姓人人痛哭。 可惜后來的朱家子孫不爭氣,打下來的地方守不住。 準確的說不是守不住,而是根本從骨子里就沒想要這塊地方。 在傳統士大夫看來,疆域并不是越龐大越好,而且此地土人眾多桀驁不馴常有反叛。朝廷派大軍駐守,且連年花費巨資平叛實在有些犯不上。 再說,朝廷派過去安南的文武官員,都是大明王朝官僚集團裁撤下來的邊角碎料。那些人過去當官,就為了發財二字,恨不得刮地三尺。 用文官集團們的心里話來說,要那破地方干嘛,每年還要倒貼糧食! 在朱允熥看來,這種說話實則大謬,滑天下之大稽。 這些年經過嚴格的教育培養,還有身為帝王的眼界,讓他和文官集團的看法截然不同。 在心中謀劃了許多年的海洋計劃之中,安南就是未來至關重要的一步。 而且在他看來,原時空中朱棣之所以改安南藩國為郡縣,實則用意深遠。不然的話,教訓一下不聽話的番邦就是,何以用大軍滅國,滅其宗廟社稷? 若得安南,則可控制中南半島,近可達占城、暹羅、真臘諸國。 遠可控滿刺加及半島附近的蘇門答刺、舊港、瓜哇、濘泥等地。 朱棣曾說過,安南黎賊悉己就擒,南海之地廓然肅潔! 后半句,直接說到了點子上。 而且,安南改郡縣聽命中央還有另外一個好處,直接把藩國變成一個作為與東南亞和西歐各國船舶往來通商的根據地。 這是何等長遠的目光,再把后來的鄭和下西洋聯合起來想,這簡直就是為后世子孫謀求的金光大道。 “可惜現在騰不出手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