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八恥低聲道,“皇上,曹國公在那邊哭呢!” 朱允熥順著對方指的方向看去,田埂的邊上一個漢子用草帽蓋著腦袋,肩膀一動一動的,不是李景隆還能是誰。 隨后朱允熥慢慢的走過去,用腳尖輕輕踢踢對方,“有功夫在這抹眼淚,就不能過去跟兒子說幾句話?” 李景隆抬頭,臉上帶著淚痕,“萬歲爺,臣怕...臣怕過去了就舍不得兒子走了!臣就這么一個嫡子呀!” ~~~ 運河之中,官船已經準備好。高高豎立的欽差旌旗,船上岸上數百護軍持刀而立,氣度森嚴。 李琪遠遠的就下馬,在通往官船的棧橋上步行。 “少爺,您慢點留神腳下!”李家的家兵李小歪在旁小聲說道。 “我忽然發現你現在不結巴了!”李琪笑道。 李小歪有些不好意思的低頭,“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成親之后就忽然不結巴了!” “應該是口水吃多了!”李琪笑道。 李小歪的媳婦正是戰友的遺孀,嫁過來還帶著個拖油瓶。一開始李小歪的爹娘都不同意,可那女子嫁過來之后家里家外一把手,又馬上有了身孕,終于讓李小歪的爹娘回心轉意。 “新鞋?”李琪目光忽然落在李小歪的腳上,笑道。 “媳婦昨晚上給新做的!”李小歪笑道,“她說出門穿新鞋!”說著,還伸腳顯擺一下,“少爺,您看我媳婦這手藝,嘖嘖,這叫一個舒坦!” “給你美的!呸!”李琪笑罵一聲。 “恭迎欽差大人登船!”棧橋上的護軍齊齊行禮。 雖說李景隆嘴上說著讓兒子出海,可心里還是不踏實。跟著李琪出海去呂宋的護軍,是李景隆特意跟朱允熥請示之后,專門從禁衛軍火器營里,千挑萬選的一支隊伍。 這支隊伍的百戶,也是經歷過遼東大戰的軍官。雖僅僅只有百余人,可這些人卻武裝到了牙齒。 李琪緩緩登船在船頭站定之后,慢慢的回首,眺望京城。 準確的說,是看著京城之中他李家的方向。 “皇上說了,雛鷹若不展翅,如何能翱翔萬里!爹,娘,兒子去了!” 就這時,遠處忽然傳來馬蹄,還有人的吶喊。 “且慢升帆!” 遠處,一隊騎兵奔馳而來。 馬蹄踏著運河的棧橋發出轟鳴,轉眼間騎兵就沖到了船下。 當先一人直接縱身下馬,立于船頭。 “爹!”李琪看著突然而至的李景隆,目瞪口呆,“您,怎么來了?”說著,眼圈發紅的笑道,“兒子不用您送!” 來者,正是曹國公李景隆。 “誰說我是來送你的?”李景隆微微一笑,目光環顧一周,“我是來當欽差去呂宋的!” “啊?您?”李琪瞬間驚詫,說不出話來。 跟在李景隆身后的李老歪大聲道,“奉圣諭,曹國公李景隆為出呂宋領隊大臣,沿途官員人等皆聽曹國公李景隆號令。更有皇命金牌,可調動沿海衛所之軍!” “卑職等,參見欽差大人!” 呼啦一聲,船上船下跪倒一片。 相比于方才對李琪,這些人的表情更加恭敬,歡呼聲也更大。李景隆雖然在朱允熥和老爺子眼中是不成氣的,但在這些士卒心中,卻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統帥。 他李景隆曾帶領兵馬在塞外草原突襲韃子的大營,在遼東面對韃子的十萬大軍,孤軍死守。更曾帶著他們,包圓了京城的風月之地給他們快活。 “爹?您?”李琪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小子當欽差,還嫩了點!”李景隆大笑道,“給你老子我當個副手吧!”說著,大笑道,“咱父子倆一塊去呂宋,那呂宋番邦好大的臉面!” 頓時,李琪全明白了。 定是他父親舍不得他擔心他,跑去皇上那兒求了。 “爹,您不用如此!”李琪哽咽道,“兒子,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