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是朝朱允熥行禮,“皇上,這次科考,北人一個未中,非才學不足,乃是因為閱卷有失公允。臣不敢妄言有舞弊徇私之事,但閱卷考官卻有故意黜落北方士子之嫌!臣請皇上明斷!” 凌漢就是凌漢,說起話來從不藏著掖著,直取要害。 我不說你們舞弊了,但你們確實有私心。 舞弊一事,沒有十足的證據(jù)是不能亂說的。不能因為錄取的都是南方士子,就說人家考官舞弊。當然,若是老爺子那樣的帝王,說你舞弊你就是舞弊,他不跟你講理。 “朕心中現(xiàn)在也在想著這事!”朱允熥緩緩說道,“國朝取士本就應該兼顧南北,不然與昔年大元何異?但諸位考官都是千挑萬選,國朝才學杰出之士,北人一個未中,是不是他們的卷子,真的有些........” 朱允熥這是拿話在拱老頭的火。 “皇上!”果然,凌漢大聲道,“老臣一輩子都和科舉打交道,莫說咱大明朝,就是前朝大元的鄉(xiāng)試,老臣都主持過幾次。” “老臣已讓一些黜落的舉人重新寫了一遍考卷,并請了朝中著名的幾個才子一統(tǒng)審閱。”說著,凌漢從懷里掏出幾份考卷來,“平心而論,這些人不該不中!” “再者說,即便是北方學子真的才學不成,也要酌情錄取一二!皇上方才也說了,國家取士當兼顧南北。若只要南人做官,北人棄之不顧,長此以往如何了得?” “若如此,寒天下士人之心甚過前朝大元!” “慢慢說,慢慢說!”朱允熥看老頭氣的呼哧帶喘的,開口笑道,“朕知道你是一片公心,但有什么話要慢慢說。”說著,看看李景隆。 后者馬上心領神會,親手倒了一杯茶給凌漢送去。 老頭也不客氣,端起來一飲而盡。 “剛剛放榜,你只看了北方士子的卷子,南方士子的卷子還沒看。說考官舞弊,證據(jù)不足。說他們以自己的喜好錄用,也未免有些武斷!” 朱允熥手指敲打桌面,緩緩說道,“倘若,朕說倘若,倘若真是這一科北方士子和南方士子相比,才學相差太多,才使得一個未中....” 不等朱允熥說完,凌漢火冒三丈,“皇上是要袒護他們嗎?”說著,放下茶碗,行禮道,“如此就當臣沒說過,臣即刻告老還鄉(xiāng)!” “老不死的膽兒真大呀!” “凌鐵頭的腦袋真是鐵打的!” 郭英和曹震心中同時暗道,連他們都不敢在皇上面前這么說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