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嘖嘖,今日方才知道,什么叫強詞奪理,什么叫沒理也叫三聲!” “你閉嘴吧!”楊榮忍無可忍,大聲道,“你這性子,早晚給你惹禍!”說著,怒目而視片刻,“明日我便寫信給你兄長,這國子監,你讀下去也沒甚用!” “別呀,楊兄!”崔書生大驚失色。 楊家和他家乃是世交,這位楊榮在他兄長那里,說話比他這個親弟弟還管用。 他這個國子監的監生,乃是家里花錢托人才送來的,這幾年在京城中,整日就是和那些同時出身不錯的同窗們胡混,學問倒是半點沒長進。 “在京城這幾年,沒讓人弄死,也真是你的造化!”楊榮又怒道。 崔書生低頭,“其實小弟也沒說錯什么!”說著,目光憤恨的看著遠去的韓姜二人,低聲道,“哼,說話一套套的,也不知他們殿試中不中得了!” 這時,氣氛有些尷尬,桌上另一名書生出來打圓場。 “韓克忠?姜宏業?小弟倒是沒聽說過他們名聲,想來也不是什么學腹五車之輩!”說著,他笑起來,“國朝殿試,北人中者歷來寥寥。他們來,不過是湊個熱鬧。” “這倒是!”桌上,另一人也開口笑道,“歷來狀元探花進士都是南人多。”說著,又笑道,“再說了,今科的幾位主考坐師,都是南人,自然是看不上那些北方士子的!” 聞言,楊榮越發惱怒,“你們要都是這種心思,今科你們也中不了!”說著,忍著怒氣道,“再說,這些話是能亂說的嗎?” “楊大哥您又不是外人!”崔書生笑道。 “你們呀!”楊榮又看了一眼眾人,“讀書人,可不單是讀書那么簡單。首要修身,你們你們一個個,跟鄉間紈绔子弟一般。不明事理又沾沾自喜,以后莫說做官,做人都是.......” “好啦好啦楊大哥!”崔書生給楊榮滿酒,岔開話題,笑道,“今日請您來,是小弟預祝您今科高中狀元的。”說著,繼續笑道,“小弟恭祝您,金榜題名!” 楊榮淺淺的喝了一口,苦笑道,“金榜題名哪有你說的那么容易,如今京師之中藏龍臥虎,才學遠超我的不知凡幾!” “大哥自謙了!”崔書生笑道,“如今的禮部侍郎夏大人是您的坐師,他在福建提學任上,對你贊不絕口,您還能不中?” 楊榮在老家鄉試解元,正是當時的福建體學使夏元吉親點。他出身大儒官宦之家,其祖父在元末時,屢次推辭朝廷征召,在傳統讀書人看來,是出身正統的讀書人。 而且楊家在當地名聲不錯,修橋鋪路扶弱濟老,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 “昨日拜訪老師!”楊榮開口道,“我雖經學好,但今科皇上看重的卻是策論!” “策論?”崔書生一愣,“論什么?” “自然是國計民生!”楊榮低聲道,“策論乃實學,非我所長。” “楊大哥何必妄自菲薄!”崔書生再笑道,“非你所長,別人也未見得擅長!”說著,忽然大笑起來,“就剛才那兩個吃大蔥的呆子,他們可能連策論都沒做過幾篇!” 一番話,周圍人都笑了起來。 楊榮也跟著笑笑,“不過,老師卻說京中有個舉子,極擅長策論。而且.........”說著,頓了頓,“這次殿試,十有八九是名列前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