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永遠完美的制度,只有適合時代的制度。 科舉,亦如是。 后世總有所謂文化人把科舉說得一文不值,十分不堪,十惡不赦。說是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限制了讀書人的出路等等。這些話,在如今的朱允熥看來,簡直就是嘩眾取寵。 甚至是有些喪良心了! 科舉興于隋唐圣于趙宋,而到了大明,更是被無數的寒門學子翹首以盼。因為科舉不單是國家的取士之道,更是平民百姓唯一的,公平公正的,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希望可以向上的通道。 它不是絕對的公平,但卻是最大限度上的相對公平。 當西方人,還在貴族和教士治理國家的時候。我們的帝國,已經開始吸收民間優秀的人才,聆聽人民的意見。并且,給予人民機會,讓他們參與到帝國的治理當中來。 朱允熥剛邁步進殿,數位大學士翰林院等就擁了上來。 “臣等叩見皇上!” “免了!”朱允熥笑著虛扶,然后在寶座上坐下,開口道,“殿試的題目出來了?” “回皇上!”中書舍人劉三吾道,“臣等商議了幾天,選出幾道試題,請皇上定奪!” 朱允熥笑道,“好,說來聽聽!” 劉三吾站在眾文臣的上首,徐徐開口道,“殿試先考的是史論三篇。” “第一篇,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說完,劉三吾微微看了下朱允熥的臉色。 朱允熥剛從王八恥手中接過熱茶,聞言頓時動作略頓。 他心中暗道,“第一題,上來就這么大火藥味兒?” 這道題所說周唐指的是周朝和唐朝,秦魏指的是秦朝和北魏。 外重內輕則是指周朝實行諸侯分封制,最后造成諸侯做大,周天子靠邊站。 唐朝實行藩鎮制,導致藩鎮做大,形成事實上的藩鎮割據。外輕內重則是指秦朝和北魏的權力雖然集中在皇帝手里,但是中央集權的效果并不比封建制和藩鎮制好。 “這是在暗指朝廷和諸藩王之間的關系,但也有幾分要限制皇權的味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