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呵呵!”朱允熥笑笑,再次埋首案上。 除了吏部戶部,還有兵禮工,還有督察院的左右督御史,大理寺,翰林院等部門。 每當寫下一個名字,朱允熥都會在這個名字的旁邊,用朱筆打個小勾。官員的升遷,都有一個考察期,這個紅色的勾子,就代表暫時考察,而不是真正的定下。 稍候片刻,朱允熥的手停滯下來,臉色有些糾結。 劉三吾,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還有一眾翰林學士等,這些人該如何對待呢? 這些清流,在當初文華殿教朱允熥讀書的時候,盡心盡力。甚至說,對他的皇太孫之位,在一開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而隨著和這些人的接觸日久,朱允熥也明白,如今大明的清流可不是后世晚明那些表面忠義無雙,內心有奶就是娘的嘴炮。這些人才學有,眼光有,雖為政未必能如何,但卻能看出一些弊端所在。 而且,對于他們的為人,其實朱允熥心中也很是欽佩。起碼,這幾個人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忠臣孝子。 輔佐帝王不已諂媚之言晉身,旁敲側擊多多提醒。 立身朝堂為帝王羽翼,執筆春秋寫浩然正氣。 “中書舍人劉三吾,禮部左侍郎,賜資善大夫!” 別看這些年劉三吾一直是老爺子秘書一樣的角色,其實真正的官職只有五品,還是翰林院那種清貴之地,如今給他提拔成三品的侍郎,又給了一個正二品的文官散勛職,其中的含義他自己想去吧。 方孝孺....... 朱允熥的手指敲打桌面,臉色更加糾結起來。 他這位老師的人品道德無可挑剔,但他還真不放心把這位老師放到地方活著要害的部門去。 “賞嘉議大夫,晉欽天院院正?!? 嘉議大夫是正三品的文官勛職,欽天院不適于任何一個部門,單獨對皇帝負責。別以為欽天院就是個觀察天氣預報的,在這個時代,天象的任何波動,在人們的心中,都是上天對人們的示警。 至于其他的翰林院學士們........... 忽然,朱允熥有個想法。 這些人平日的工作,除了負責皇帝起草文書,記錄言行,校隊軍國大事奏折之外。就是編纂書籍,修訂史書。 那么可不可以,讓他們把報紙辦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