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便是咱,不大愿意你今兒打這個,明兒打那個的原因! 咱打了一輩子仗,就明白一個道理,打仗要死人的! 一家一戶,死了男人就是死了頂梁柱,好好一個家,就他娘的沒好日子了。 出宮閑游一路,老爺子都喜笑顏開。可從那賣肉的攤子上吃過,回宮的路上,老爺子開始敦敦教誨。 你看那小寡婦!老爺子依舊坐在竹轎里,開口道,多好的閨女,啊,正花一樣的歲數(shù)。可下半輩子,卻要獨守空房,自己撐起一個家,多難呀! 這樣的事,不是個例。更不是哪個女子都有方才那丫頭的本事,自己拋頭露面的做買賣。朝廷看似給了些撫恤,可能掙錢的大活人都沒了,給再多管蛋用! 以后呀,打仗的事要慎重,若非忍無可忍,必須打。還是要慎重幾分,別擅動刀兵。但是若真要打,要么不打,打就打服他!國朝剛開國那會,窮得叮當亂響,群臣都勸咱不要遠征,可咱還是讓幾十萬人去打仗,為啥? 那是沒辦法,強盜在門口,不給他打炮了,他就琢磨著要進你家禍害呢!可現(xiàn)在不一樣了,現(xiàn)在強盜都遠遠的了,大明的日子也好了,國威也上來了。威望是打出來的,打出來之后,賊人怕了。說話能解決的事,就別動刀子! 現(xiàn)在,咱活著還能跟你絮叨絮叨。要是兩眼一閉蹬腿了,也管不了你那么多! 一路上,老爺子都在絮叨。朱允熥跟在轎子,默默的聽著。 不得不說老爺子說得有幾分道理,從國朝初年開始屢次發(fā)動對北遠的遠征,數(shù)次大勝。到現(xiàn)在邊關(guān)塞王,每年在邊關(guān)漠北狩獵,震懾草原部族。 經(jīng)過一系列的戰(zhàn)爭,大明的威望已建立起來了,漠北一代難尋大規(guī)模的北元軍隊。那些殘存草原的精銳,現(xiàn)在都在漠南小心的舔著傷口。而且因為大明的數(shù)次打擊,忽必烈家族的威望盡失,北元已經(jīng)分裂成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這幾個部族也明爭暗斗,再也不能同心協(xié)力的一致與大明為敵。甚至其中有的部族,還和大明比較親近。 總得來說,邊關(guān)漠北,在今后十余年中。是很難再出現(xiàn),洪武朝這種動輒十幾二十余萬大軍相互廝殺的大戰(zhàn)。最多是,胡人的小股部落滋擾邊境。 老爺子話里的意思,并不是不能打,不可以打。而是說目前大明最主要的,不是打仗,而是趁著開國這一代人打出的太平歲月時,要與民休息發(fā)展民生。 須承認,老爺子的話有一定的道理。打仗要死人的,所以要有度。 可朱允熥心中,有著自己的考量。大明若是停止擴張還有軍事上的勝利,那就很容易走過去歷朝歷代的老路。 歷史就是明證,原本時空中,建文上臺之后,認為邊關(guān)無甚威脅,所以大搞文治。又趕上靖難,大明幾年內(nèi)亂,使得恢復(fù)幾分元氣的草原部族馬上露出了獠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