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邁的馮勝欠身行禮,老臣在! 你是老臣了,這武學的總教習一位,你擔著吧!你是開國的老臣,威望甚深,交你管理武學,孤放心! 馮勝明顯有些意外,他雖然是開國六公之一,南征北戰功勞匪淺。但這些年,韜光養晦不大愛管事了。 也不是不愛管,所謂人老成精。他是親眼見過其他開國幾公,是如何慘死的,所以這些年戰戰兢兢的,生怕招了皇帝忌諱。皇帝也明白他的心,給了一大堆虛銜,任其榮養。 可現在,皇太孫忽然點了他一個差事,讓他大出所料。 這..........殿下,臣老邁不堪重壓,再者這武學之人乃都是天子門生,臣何德何能............. 老公爺太過自謙了!朱允熥笑著接話,武學是為大明培養將才,你是百戰老將,雖老但有余力,就不必推辭了。 說著,又看看眾人,方才宋國公說,武學生員都是天子門生,這話沒錯。武學如禁軍,直接聽從皇爺爺調度差遣,旁人不得插手! 喏!武臣們用軍禮回應。 這時,曹國公李景隆笑道,殿下,既是為大明選將才,又是皇爺和您親慣的,臣以為武學這個名,是不是有些不夠氣派? 依你之見呢?朱允熥端起熱茶笑道。 李景隆想想,武學,取天下尚武男兒,為天子門生,翌日都是大明虎賁的中流砥柱。大明文有國子監,不若這武學就叫國武監! 話音一落,武人們的眼神都炙熱起來。 別看現在大明武人在朝堂上,地位不遜于文臣,甚至隱隱高了一頭。可是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文貴武賤。朝堂上武人勛貴壓著文官,但是除卻這些勛貴之外,大明的武人們,多在文官面前抬不起頭來。 文官都出身良家,寒窗苦讀十余年也未必登科。一旦選中,是光宗耀祖魚躍龍門。整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對于狀元文曲星,舉人老爺等都有著莫名的崇拜。 而武人在世人眼里,地位遠不如文人。 武人是什么,武人是賊配軍,是禍國殃民的屠夫。管他是囚徒,還是大奸大惡之輩,只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死人堆里走上那么幾回而閻王不收,就成了武臣。 在大多數人心中,武人遠算不上國家棟梁,甚至還是國家需要防備的對象。 現在皇太孫建立武學,為的是要給武人晉身之階,武人也成了國家之士。若是再把武人和國子監那樣的國家學府并列,以后那些秀才老爺,誰他媽還敢給武人臉色看? 其實,在這些武人的內心深處,對于國家承認的功名,有著非凡的渴望! 國武監?多繞口!不妥!朱允熥想想,朗聲道,大明皇家武學,武學之間,冠以皇家二字。大明以武立國,皇統與天下武人,休戚一體! 殿下圣明! 群臣稱頌之中,忽然一人哽咽著哭了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