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李景隆代表著大明的體面,卻沒想到他今日,竟然一個人都不帶,還鬧了這么一出鬧劇。 皇爺,殿下,容臣自辯! 過去說!朱允熥冷聲道。 爺倆在前,李景隆在后跟著,忐忑的進了山間樓亭。那邊,自有侍衛去檢查幾個倒下的男子。 說吧!坐下之后,朱允熥開口道。 回皇爺,殿下!李景隆一頭是汗水,那山上老君觀中,有個掛名二十年的老道。他平日給周圍百姓看病算命,極其靈驗,百姓們都說怕是有些神通的! 朱允熥皺眉道,這事你也信?山野婦人信這玩意,你當朝國公............ 老爺子打斷朱允熥,對李景隆道,你繼續說! 臣是上陣打仗的武將,自然是不信這些。可這老道真不一般,他身上有件寶物,據說是道家仙師,一位百多歲老神仙的遺物,供在老君像前,已經二十年了! 臣三番五次叫人去買,可老道油鹽不進,就是不答應。后來臣親自前去,可是那老道卻說,不與達官貴人低頭,就是不給臣!還對臣說,山門清凈之地,不容豪門肆虐。臣后來幾次帶人去,他干脆連門都不開了。 所以臣,一氣之下,自己一個人進了道觀........... 老爺子忽然開口,你把人家的寶物搶來了?到底什么玩意,讓你這么不顧體統? 李景隆從懷中掏出一枚古玉,古玉呈現碧色,上面層層光澤,一看就是傳承百年的好東西。 臣讓人打聽過了,這枚古玉,真能驅穢避邪,延年益壽,那老道的師傅,帶著這枚古玉,沒病沒災的活了一百多歲,最后安詳離世。 朱允熥越聽越邪乎,心中更加不悅。 此時民間教化未開,莫說凡人百姓就是朝中達官,也多心這些神神叨叨的事。其實莫說這個時代,即便是后世,對這種事,人們也都是寧可信其有。 虧你還是國公!朱允熥一把搶過那枚古玉,觸手軟暖滑潤,他看了看,轉交給老爺子,繼續說道,這些事,都是那些道人忽悠百姓的,聽聽就算了你還當真!再說了,你是當朝國公,人家不給你,不要就是,何必去搶!搶也就算了,還不帶個隨從,萬一出事,你讓朝廷的臉,往哪里放? 臣要是帶人大張旗鼓的搶,不是鬧的更大嗎?李景隆說道,本來臣也沒想搶,上次臣來沒有報名號,只說是國朝的勛貴。那老道卻說,什么不為權貴俯首,只為百姓謀福,硬是不讓臣進門! 后來臣一想,閑云野鶴的人物都有這個毛病,所以讓隨從在山下等,自己一個人上山。哪知那老雜........道人,還是不讓臣進門。臣一怒之下,打翻開門人,直接沖進去,老君像前,搶了這東西就跑.......... 朱允熥怒極,你還覺得自己挺有理? 老爺子卻掂量著古玉,問道,你搶這干啥? 李景隆俯首,臣聽說,太孫妃臨盆在即。 太孫妃懷的,可是大明的嫡重孫,臣想著凡間一般的東西,也配不上他的身份。再者說,天下的好東西都在宮里,什么都不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