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丹之術,直通大道,共分為四大境界,乃是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 李敬道目前的境界便是煉炁化神,以中丹田為鼎器,以自身先天元炁為藥,腎為水,心為火,煉化真炁,修煉丹胎,也就是元神當中的陰神。 說來也巧,「太陰煉形」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做到元神出竅,而李敬道剛好就達到了這一點。 故而他不需要再去做其他準備,只要按照心法將法力過渡給丹胎陰神,靜靜等待時機便好。 這個過程其實是極其艱難的,因為要掌控好“火候”,就如同煉丹一樣,火候太大丹藥就廢了,火候太小又煉不成,所以就很考驗功力。 如此一連數日,待得渾身元炁法力盡數融入進了丹胎,李敬道終于收功停了下來。 他睜開雙眼長吐一息,如釋重負一般。 “總算……是成了!” 李敬道雙腿一展,正欲起身,結果卻在站起來的那一刻忽然腳下不穩,猛然打了一個踉蹌,好在他及時伸手扶住了石壁,這才沒有一跤跌倒。 感召著體內氣息不穩,本能性的拿過云紋八卦袋,伸手在里面摸了摸,摸到小瓷瓶之后,忽而想到什么,無奈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他將小瓷瓶持于手中,拔開木塞看了看,里面還剩下八九枚丹藥,散發著陣陣藥香。 “唉!這東西還要之何用?” 他隨手將瓷瓶又放回了袋中,不予理會。 行至洞道,運炁將巨石推開,來到洞口外面的青石臺上。 陽光沐身,秋風拂面,好一派盎然之象。 “算算日子,也該到中秋了。” 李敬道自語一句,繼而想起那洞中遺歌。 “中秋采補太陰精,煉形百年期復生。回首金輪劫數盡,南山玉骨散余香。” “南山玉骨散余香……” 李敬道觀望著崖下的風景,觀望著這座山。 “希望貧道可不要落得這個下場才好。” 關于那《洞中遺歌》的作者無名氏,李敬道心中早已有了論斷,在他看來,這位無名氏應該不是趙成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