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北上幽州,茶肆妖說-《從太陰煉形開始長生》
第(1/3)頁
水是井水,卻又不是一般的井水,尤其以李敬道當前的身體狀況而言,他能夠切身體會到,喝那一口,完全抵得上一粒丹藥的功效。
傳聞江河井泊之水勾連地脈,汲取地精以滋養山川萬物,想來這便是那蘊含地脈精元的水之精華。
對常人來講可祛邪治病,修行中人亦是大有益處。
井王爺提煉出這整整一壺,尚不知費了多少周折,如今二話不說就這么送給了他,可見其誠意。
他原本還不以為然,現在看來是千金難買。
烈日當頭,天氣燥熱沒有一絲涼風,別說是過往行人,連只鳥獸都看不到,加上山路崎嶇,李敬道自上午辰時出發,足足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見坊市。
余監集,隸屬于五豐縣轄下的一個小鎮。
五豐縣自今年入夏以來,已有三個多月未曾下雨,莊稼大都枯死,雖說朝廷已經減免了一部分稅務,卻仍是有不少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因為官稅可免,地主的那份可免不了。
故而較之其他地方,遠在深山的郭家莊,情況其實算得上好了,至少有口古井撐著還能勉強度日。
踏上民道,周圍的行人便多了起來,時常能見光著膀子的大漢挑著水桶揮汗如雨,來回往返。
大旱之期,鎮上也缺水,除了要保證日常生活所用,更要灌溉莊稼,如此只能到二十里開外的金開江去引水,這一來一回,可就是四十里地。
那些有車馬的還好,否則便只能靠兩條腿。
天災無情,苦難如斯,饒是李敬道有心濟助卻也無能為力,他不會五雷法,做不到呼風喚雨。
抵達鎮中,李敬道先是找了家食肆填飽肚子,隨后到車行雇了輛馬車,專程送他前往幽州。
五豐縣到幽州,具體相隔多遠李敬道不清楚,路他都不認得,若是邊走邊問,不知道要走到猴年馬月,倒不如干脆請輛馬車省事。
大啟天朝疆域廣闊,全國共計二十三路,僅是州便有兩百余座,整體而言相當于翻版的大宋。
其實這也本該是李敬道認知中的大宋,因為前朝就是唐,歷史似乎是在五代的時候發生了偏差。
時空扭曲也好,平行世界也罷,都不是李敬道應該去關心的,存在即合理,他也不想去糾結什么。
自余監集始,搭乘馬車一路北上,穿州過府,晝行夜伏,一晃近一個月,總算抵達幽州境內。
至幽州方城而止,李敬道結清了余下的車馬錢。
進入城內,漫步街頭,打量著城中景象,但見青石鋪路,樓閣連綿,空氣中各種氣味混雜,人間煙火氣十足,販夫走卒來來往往,甚是繁華熱鬧。
街道轉角,矗立著一座茶肆,門前挑著桿大旗,屋內三三兩兩坐了不少茶客,正在飲茶談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茌平县|
军事|
平塘县|
西乌珠穆沁旗|
云南省|
江达县|
石屏县|
大冶市|
松阳县|
丹阳市|
巴彦淖尔市|
新密市|
南和县|
贡山|
英德市|
宁津县|
安徽省|
邵东县|
留坝县|
资阳市|
莆田市|
宽城|
潮安县|
瓮安县|
瑞昌市|
格尔木市|
鱼台县|
库车县|
广昌县|
平果县|
远安县|
威宁|
普兰店市|
武邑县|
南靖县|
安义县|
台山市|
英山县|
荆州市|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