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幅樣子,言語難述,好看得不得了。 這個女孩,城府心機足夠的深,演戲足夠的真,著實叫人驚嘆。 我沒多言,拾摞物件,擦著林朝夕身畔慢慢走向靠站的457路。 就在這時候,突然林朝夕叫住了我:“童先生!” 轉過身的功夫,林朝夕的聲音又變了一個調。 她沖著我身后的攝像頭輕然招手,臉上掛著甜甜的笑:“童先生,以后有什么好東西,只管送過來。” “我一準兒給你好價錢!” 銀杏樹下,薄霧如紗。 林朝夕霞飛雙頰,帶著驚心動魄的美,在秋霧中漸漸隱沒。 “林小姐,您相機。” 朦朦薄霧中傳來林朝夕的痛斥。 “你才像雞,你全家都是……” 忽然,一聲驚呼刺破寧靜的大柳樹初晨。 “呀,我的相機!” “我相機,我相機,快停下……” 半夜秋雨濃霧散去,露出水洗過的藍天。 秋分后的第一縷陽光懶洋洋灑出東方。 香山的紅葉悄然吐出一絲生澀的初紅,還掛在大水井旁老槐樹葉上的秋雨慢慢變成凝結成珠,悄然墜下。 紅墻褪色,牌坊斑駁,游人如織。 沿著國子監街繼續往前,過了孔廟,轉過退省門,我站在一條地圖上沒有標注的巷口。 小巷不深,不過二十來米。寬不過四米。中間錯落停放著六臺車。 盡頭,兩道朱紅色的木門貼壁開啟,斑駁而滄桑。 木門之后,就是我用價值十萬的鎮山撐換來的地址! 七年前,我就應該入職的單位! 方州。 現在的我要找到她,除了來這,沒有別的去處! 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眼前的所在完全不像是方州的總部! 地方太破! 逼格太低! 停在巷道里的車,也和方州的大名完全不配! 最重要的是,這里的風水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想起關于方州的種種傳說,我只猶豫了一瞬,便自走了進去。 那木門倒是很古老,厚達兩寸的門上還殘留著不少原裝的銅釘。 看銅釘內的楠木,最少也能追溯到清中期。 印象中,這緊挨著孔廟的建筑在解放后好像是某個機要單位的辦公重地。奇怪的是,在規劃后這地方應該劃進孔廟景區,卻是單獨保留下來。 站在大門口,目之所及只能看到一堵高高的照壁。 秋分后的風吹來,我脖子一陣陣清涼。 看著照壁上褪色的吉祥圖案,我有些恍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