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紅霞一臉喜色的對李東澤抱怨著:“我還以為你剛回家就要出去應酬的!” 晚上七點。 一家三口圍坐在茶幾上,看著一桌子熱氣騰騰的菜,李東澤拿起筷子就吃了一口,這可比五星級酒店的飯菜好吃多了! 晚上八點。 春晚常在的那四個主持人在一聲聲歡聲笑語中走到舞臺中間。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 歡快的歌曲唱了幾年也動聽,這首《歡樂中國年》是春晚的開局常客,不僅是因為歡快喜慶,更多的是為了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 這首歌在1998年誕生,于1999年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至此,已經變成了春晚的一個標志。 李東澤家沒有守夜的習慣。 看到了十點多,小品和相聲都演的差不多了,李東澤父母回屋睡覺去了。 晚上十二點。 李東澤準時給鄭韻潔打電話,拜年。 鄭韻潔今年沒有一個人在家里過年,而是陪沈老爺子在四合院那邊。 李東澤打電話的時候,正聽到四合院周圍放起的一陣陣鞭炮聲。 “韻潔,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東澤!” 兩人互道祝福。 手機里、手機外的鞭炮聲自然的混成一體,李東澤的嘴角不由的勾起一個幸福的笑。 聊了一會兒,二人戀戀不舍的掛斷電話。 李東澤走到臥室的窗戶前,看著一道道在空中炸開的煙花,鞭炮聲此起彼伏。 過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懷。 李東澤小時候聽歷史老師說過一句話,至今記得很清楚。 老師說: 和平年代,硝煙戰爭結束,轉而就是文化的和平演變。這比打仗還可怕,打仗死的是人,文化演變,死的是一個文明。 很多人吃飽了、喝足了,開始想著外國的月亮是不是更圓。 但外國的月亮圓不圓,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在如今的中國,哪怕有地方發生槍響,大家也只當是放鞭炮,但在外國,你放鞭炮,很有可能被當做槍戰。 這是我們國家和平觀念深入人心的結果。 我們的國家或許有很多缺點,或許有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但生活在這樣和平的一個國家,我們都應該慶幸,都應該驕傲。 幾句話,老師平淡的講出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