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平靜了,但那些朝臣們便沒有他這般冷靜了。尤其是那些已經(jīng)站隊幾位閣老的官員,在聽到這消息后再忍不住,也不再分什么彼此,這一次他們目標一致,皆是針對沈安和。 不過,正如沈榷想的那般,不論他們再如何巧舌如簧,騏文帝既然已經(jīng)下了決心,便不會被人輕易更改。更別說,沈安和如今在朝堂上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擁躉。這些擁躉不用他打招呼,當即同那些反對的人互懟起來。 有皇上在背后支持,這結(jié)果顯而易見。到最后,眾人不得不接受年僅二十的沈安和,成為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首輔!而這,也畢竟被載入史冊。 盛兮已經(jīng)帶著人從漠北腹地撤離,但還是留了些人幫著耶律緒掃清隱患。當然,所謂幫忙,實則還是有監(jiān)視作用。耶律緒也明白盛兮用意,便也沒有說什么,反正到最后這些人還是要撤走。 而盛兮已經(jīng)收到了朝廷發(fā)來的消息,談判是必然的。雖然她已經(jīng)同耶律緒談了許多,但更多細節(jié),以及最后的決定還是要靠朝廷派來的人拍板。 所以,盛兮直接帶著人回了雁丘關(guān),在一番交代過后,她便開始埋頭為各個將士們申請軍功。 其他人倒是好說,只是盛楠怕不會得到其應(yīng)得的。沒辦法,他身份畢竟敏感,就算他這次功勞不小,可作為帝王,該忌憚的還是要忌憚。考慮到這點,盛兮也沒有故意夸大,只是實事求是地為盛楠申請了軍功。至于后面騏文帝會如何做,她便不管了。 畢竟,盛楠自己都說了,他明白這些,所以他不在乎這些。 待將這些寫完,她便派人直接送回了京城。因為事情尚未徹底結(jié)束,做事要有始有終,所以盛兮還需得留在這里等著談判結(jié)束。 她讓雪淵帶了信回去,問沈安和屆時會是誰來負責(zé)談判。怎奈問得太早,沈安和說還沒定下來。不過他讓她別擔(dān)心,皇上定然會派個跟她站在一起的人過來。 盛兮沒多想這個跟她站在一起的人是誰,也沒有再繼續(xù)問究竟誰會帶隊前來。反正沈安和都說了,那個人必然是她這一邊的,問與不問遲早都會知曉。 直到那天出城迎接朝廷派來的談判團,她才終于明白,沈安和信中所說的那個與她站在一起的人,究竟是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