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到了嘴邊,忽然感覺戒指動了動,便又把那話咽了下去。 等晚上夜深無人之時,謝頌華才問道:“怎么不讓我說?” “這是他們夫妻在斗法,你參與進(jìn)去作甚?” 謝頌華不大理解,不過經(jīng)過下午的對話,她對指環(huán)里的這個精怪已經(jīng)沒有那么排斥了,聽到他這么說,便毫不介意地開口請教。 對方似乎是沉吟了一會兒,才語氣平靜道:“你該是個諸事不懂的村姑。” 謝頌華被氣了個仰倒,正要反駁,忽然反應(yīng)過來他不是在罵她,而是在提醒,因而她幾乎立刻就清醒了過來。 謝云蒼之所以會庇護(hù)她,其實(shí)只是因?yàn)樗麆恿藧烹[之心。 而這份惻隱之心,則在于她流落在外吃了十五年的苦,在于她回到謝家遭受的種種不公平,在于她被人陷害的孤立無援…… 所以那日在頤和堂,哪怕她在揭穿周如意的時候,也下意識地收斂了自己的鋒芒,故作不懂,只將問題攤給謝云蒼看。 其實(shí)潛意識里,謝頌華自己就知道,謝云蒼維護(hù)她的原因是什么。 可若是這個時候她開口說起安哥兒的未來,那就會讓謝云蒼開始懷疑她的立足點(diǎn),開始懷疑她有什么動機(jī)。 一個什么都不懂且沒有什么見識的女兒,這個時候自然應(yīng)該乖乖地待在這里,只要聽安排就可以了。 謝頌華不由懊惱,“那怎么辦?難道真的要眼睜睜地看著最后安哥兒被送去頤和堂?太太不會對他好的,他還這么小,隨時都可能發(fā)生意外。” “他親父尚在,你不過是他同父異母的姐姐,兩次救了他的命,仁至義盡了。” 聽到這話,謝頌華沒來由就生出幾分不悅,“你怎么能這么說?他只是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什么叫仁至義盡?既然沒有盡到我所有的可能,就沒有仁至義盡這一說。” 謝頌華想起自己前世,若不是院長媽媽心存善念,她一個出生就被遺棄的女嬰,根本就不知道會被命運(yùn)帶往何處。 她一直感念醫(yī)院里輪流照顧她,給她關(guān)懷的那些大夫們,所以才會在學(xué)成之后回到出生及長大的地方,做一名婦產(chǎn)科的大夫。 院長媽媽說,每一個新生命都是被上帝親吻過來到這個世上的,他們的人生是一張白紙,他們不曾為惡,他們該被最大的善意對待。 謝頌華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也自認(rèn)從來不是一個圣母,她向來恩怨分明。 可對待這些孩子們,她愿意伸出自己的雙手,盡可能地對他們施與幫助。 念及前世的事情,謝頌華難免情緒有些激動,冷靜下來,又覺得自己對著這個精怪發(fā)火也挺沒有道理,畢竟人家其實(shí)是在替她考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