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句麗大營。 所有的高句麗戰兵,總計四萬兩千人左右。以山谷為中心,散布在附近的山谷、山頭上,安營扎寨。 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集群。 中軍大營。大帳內。 李允寵、趙曼成站在書桌的兩端,低頭觀看著書桌上的地形圖。 他們已經做好了撤兵的準備,向下傳達了命令,現在只是看看,思索有沒有遺漏的地方。 廣陽府與高句麗相隔鴨綠江。他們沿著大道,可以直撲高句麗鴨綠江而去。渡河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雖然現在有消息傳來,吳年的水軍正在集結。但是高句麗的水軍也很強大,足可以護衛他們成功渡河。 問題出在這陸路上。雖然從這里回去鴨綠江,只需要幾天工夫。但沿途山巒重重,小路縱橫交錯。 吳年可以騷擾他們,襲擊他們,吃掉他們。 這一路必定是險阻重重。 他們已經分配好了戰兵。有人為前鋒,有人為側翼,有人斷后,有人居中。 居中的人,戰斗力差一些。他們保衛糧草輜重,沿著大道走。 前鋒、側翼、斷后都是戰斗力很強的戰兵,擔任護衛。沿著小路走。 李允寵、趙曼成都很有擔當。李允寵身為主帥,親自率領精兵斷后。趙曼成率領精兵,護衛右翼。 吳年的大軍在南方。 當高句麗撤兵的陣形擺好之后,南方便是右翼。 首當其沖。 “我們已經把我們能做到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看戰斗的情況了。”李允寵低著頭看了許久,沒有發現破綻,輕輕搖了搖頭。隨即振奮起來,說道:“根據探馬來報。吳年派遣了三個校尉統帥三萬戶精兵北上,去堵截蒙元人。這帶走了我們很多的壓力。” “我們至少不會全軍覆沒了。” 趙曼成看李允寵有松懈之心,當即勸說道:“將軍。吳年雖然兵力少,但不可以小覷。他當年可是三百精兵起家,抗衡蒙元十個萬戶的。” “現在他的名聲鼎盛,漢人信服他。這沿途的村莊、城鎮內的百姓,都是他的探子、耳目、手腳。如果我們不抱著全軍覆沒的恐懼來面對他。我們可能真的會全軍覆沒。” 李允寵聞言凜然,頓時壓力陡增,不敢放松。立刻斂容抱拳道歉道:“趙將軍言之有理。是我輕忽大意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