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家平日里,難道不存錢的嗎?平日里存錢,不就是為了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渡過難關的嗎? “其實關鍵的不是借錢,而是借錢能不能及時還錢。將軍說的我大概聽懂了。就說那不記名國債。一年的期限。利息還是其次。” “我們如果真的斂財二十萬兩銀子。把錢全砸進去軍隊了。等我們把錢花完了。就連本都還不起了。” “一年發一次國債,新國債沒有人買。我們的信譽就垮塌了。更進一步,影響官府的公信力。” 劉知行倒是比較開明,認認真真的想了許久之后,才抬起頭來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吳年笑了起來,抬起頭來平靜的說道:“丟臉又算得了什么呢?若得百萬銀子,讓我去殺蒙元人。我愿意給,給我借錢的人跪下。” “茍利國家生死以。” 吳年說的平靜,但自有一股攝人的氣勢。大丈夫頂天立地,可以站著死,不可跪著生。 但國家大事,乃是大節。 個人榮辱,乃是小節。 吳年愿意為國家大事低頭,向民間、商人借貸,不顧個人榮辱,他們還能說什么呢? “將軍。我慚愧。”汪由校頓時坐不住了,站起來彎腰抱拳說道。與吳年的覺悟相比,他還是太淺薄了。 “不必慚愧。你說的也對。要是有錢,我也不愿意低頭的。”吳年擺了擺手,和顏悅色的說道。 吳年的一句話,立刻化解了分歧。 只要有利國家,借錢算什么丟臉,討飯都不丟臉。 “至于還錢。我當然也不會賴賬。借錢不還,我吳年做不出來。但是有一點。知行啊。你忘記計算了。我們有了二十萬銀子。加上我們的丈量土地、開設市舶司、正常稅收。我們可以養十八個萬戶的戰兵,很長一段時間。只要不是遇到擠兌,我們就不會垮掉。” “只要我做到兩點,就不會遇到擠兌。” “第一。我們的輔漢將軍府這個官府保持廉潔,效率一如既往。維持公信力。” “第二。” 說到這里,吳年的眼中充滿了笑意。說道:“只要我打贏了。奪取了遼東五府三十二縣。這二十萬兩銀子,加上一點利息,我難道還不起碼?” “我的信譽,既是國家的信譽。只要我一直保持強盛。他們就愿意買我的國債。畢竟一年三厘利息,也是利息。很多人想吃利息,還找不到門路。我吳年這么好的信譽。他們還不搶著,把錢借給我?” 眾人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但聽了吳年的話之后,還是張大了嘴巴。 將軍的這一番話說的太妙了,簡直無懈可擊,無法反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