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鹽亭這個人,風評不太好。劉知行曾經在公開場合,抨擊趙鹽亭是腦后反骨。 他現在寫信給吳年,說衛襦舉動不妥當,要敗壞大事。 這是怎么回事? 這是前方與蒙元人對峙的校尉們,內部不和嗎?還是趙鹽亭有什么詭異的舉動,被衛襦發現。 然后反咬衛襦一口? 或者真的是衛襦做了什么不妥的舉動?引起趙鹽亭的反感。 吳年四周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在心中猜疑了起來。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來報之人手中的包裹上。 猜測也只是猜測,看一看趙鹽亭怎么說的,再做判斷不遲。 吳年心中也是狐疑,眉頭緊蹙。一名親兵上前,從來人的手中接過了包裹,打開之后,取出了一個木頭匣子,遞給了吳年。 吳年伸手接過木頭匣子打開,從中取出了一張絲絹一目十行的看完。他的臉色微微一變,再一次下令道:“馬上退兵回去靈縣?!? 四周的人都好奇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既然吳年沒說,他們也沒有問。 吳年軍的數萬人馬,便這么如潮水一般往北方退走。等到達了靈縣之后,吳年讓章進留下,守備靈縣,以防備山海關內的楚軍殺出,與他爭奪南海府。自己則率領馬步軍,前往北方。 黃龍府與南海府交界處,也是純遠與衛襦對峙的地方。 馬不停蹄。 ........... 衛襦與純遠對峙的一線。 純遠擺開進攻姿態,衛襦相反,深溝高壘,加強守備,不盲目與純遠交戰。 雙方的戰爭目標都很明確。 純遠想要救王忠弼,讓吳年得不到南海府。衛襦阻止純遠南下,讓吳年可以順利得到南海府。 衛襦一方兵力劣勢,但是防御工事占據優勢。純遠數次率兵進攻衛襦,都是以失敗而告終,雙方死傷不小。 中午。 純遠的大營內。剛剛吃了飯的戰兵,閑來無事的都躲避在陰涼處,一邊乘涼,一邊消食。 有任務的戰兵,不得不披甲持矛,大汗淋漓的或站崗、或巡邏。 軍隊士氣不是特別高昂,但也不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