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耦犁-《帝王傳之山有扶蘇》
第(2/3)頁
三日后,蒙恬僅帶領短兵護衛來到上郡。召集了李疾、李廣田等上郡的一幫官吏,齊聚官邸,商議來年春種的事情。
自蒙恬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余里后,始皇帝執行屯田政策,向上郡、九原等地遷徙了幾十萬人。但屯田的產糧一直不多。一是因為九原、上郡的地理環境,九原多荒漠,并不適合屯田。人是有了,但大量的農具、耕牛的缺乏,也使得糧食的產量一直不能提升。
這些年來,長城軍團的口糧都是從齊地、趙地以及關中運輸過來的。一石糧食從齊地運往長城,路途是消耗的口糧有多達十九石。糧食轉運達到一比二十,造成巨大的消耗。
而且運輸糧食,便需要民夫,始皇要修驪山墓、擴建阿房宮,要巡游,都要對民眾征徭役。加上修建長城,以及往長城輸送糧食,天下元元竟是過的比統一之前還要苦。
若是能夠增加上郡的糧食產量,的確有助于減輕民眾繁重的徭役。但也只是減輕,聊勝于無,安慰自己罷了。
客廳內,喬松是監軍,坐主座。左邊為軍中將領,蒙恬左邊第一坐。包括王離在內的眾將軍坐在一側,右邊是上郡的地方官員,李疾坐右邊第一坐。包括李廣田在內的上郡的大小文武官員。如此整個客廳倒是人員滿滿。
增加糧食生產的事情年年提,但年年也不過是個過場。圖個心安罷了。
蒙恬講了一遍增產糧食的必要性后,接下來便是讓上郡郡守李疾表態:“李郡守,今年要增加糧食產量,你有什么比較好的政策?”
李疾道:“增加糧食的問題年年提。將軍若是能夠將修長城的人全部遣返歸鄉,糧食產量或許能增加一二,若是照舊,則無望糧食增產。”
蒙恬聽了大怒:“你們這些地方官員,為什么老是把過錯推到修建長城身上,諸君可知道,若不是有長城在,阻擋住了匈奴的馬蹄,像這上郡邊城,怎么會有今天的安生日子?”
李疾在心里腹誹道,天下苦民徭役者有三,驪山,阿房宮,長城。前兩樣誰人敢說,大家也只敢拿修長城來指桑罵槐罷了。
雖然蒙恬惱怒,李疾卻也不懼蒙恬。他是郡守,由始皇直接任命,只對皇帝負責。
李疾如此,其他上郡的官員有樣學樣,都是低頭不語。如此之下,到只有主位上的扶蘇昂著頭顱,顯得格外顯眼。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平武县|
贺兰县|
海原县|
阿图什市|
遵化市|
元阳县|
天台县|
峨边|
贡嘎县|
临沂市|
中西区|
修武县|
广河县|
崇仁县|
白银市|
莱州市|
馆陶县|
柘城县|
织金县|
乌鲁木齐县|
玉屏|
邢台县|
海口市|
银川市|
神木县|
连云港市|
湄潭县|
长武县|
河曲县|
南昌县|
华阴市|
红河县|
青川县|
恩施市|
钦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通城县|
南川市|
平乐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