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件瓷器,四件是清康熙和雍正朝的,另外兩件正是昨晚云揚挑出來的汝窯和定窯各一件,價值巨大! 云揚看了眼,因為汝窯是一件短頸瓶,不大,可能是因為品相極好,給出了八百萬港幣的價格! 定窯的價格讓云揚大吃一驚,那位老先生見到他的神情,微微一笑,解釋到:“定窯,現(xiàn)在市場上是有價無市,因此價格才會高!你這個白釉盤口瓶,比之上次佳士得拍賣的更大,更珍貴!釉面光亮滋潤,釉色白中閃青,手摸有冷硬的玉質(zhì)感,是珍品無疑!” 云揚感謝老人,再看向其他的珍寶。 三件銅佛,永樂和宣德的都達到了三千萬的價格,不過是港幣,康熙朝的只有350萬。這價格果然天差地別! 最后那尊金佛,很奇怪的是,上面只有一句話:無價之寶! “按理說我們作為拍賣行的鑒定師,萬不會給出這種鑒定結(jié)論。但本著為顧客的宗旨,我們不得不如此做!此佛,價值無量,還是小友自己和經(jīng)理商量吧。我們可以給你斷代!可知道南北朝時期,何人愛佛,興佛事?” 云揚稍微一思索邊想起了這么個事,上面介紹說,華夏的佛事之所以可以興起,就是因為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曾經(jīng)四次出家! 這簡直就是個傳奇人物。 “你老不會說這就是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所鑄吧?”,鳳曦吃驚的道。 “有何不可?你們看這佛像,是不是和銅佛像很不一樣?雖然顯露慈悲,但是身形體態(tài)皆粗狂而奔放,線條剛勁有力,面目慈祥中有一股自然的帝王之氣,還隱隱透露出一種出世的味道。這和梁武帝的性格非常相似。當然,剛剛我們已經(jīng)拿著一點金屑送檢去了,只要年代到了,必是梁武帝時期所鑄無疑!而且我們懷疑,梁武帝本人也參與了制作!”,老人雙目精光閃爍,語氣鏗鏘有力。 梁武帝蕭衍,公元464-549年,其中第四次出家的時候是在547年。為了供養(yǎng)僧人和建寺廟,弄的民不聊生。一生不近女色不吃葷,很是奇葩! “陳老,那這價格?”,劉經(jīng)理聽完眼冒精光,這下要發(fā)財了,自己今年的提成有著落了! 話音剛落,門外就傳來腳步聲,一位前去檢測的服務(wù)員拿著一張單子給陳老。 只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年代距今約1590-1620年!確定無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