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他們走了,又來了一批人,但云揚可沒興趣陪著,一早就下田去了。今天下來,差不多能全部收割完畢,但是他和大伯叔叔就有得忙了。 一天時間,陸陸續續來了幾波人,也不知道挖出什么材料沒有。 夏收,曬谷子變成了最大的麻煩,根本來不及,還非常累人。 那些從外地趕來的記者可謂是撲了一場空,知道已經有同行先行一步把該挖的都挖掘了,一個個感嘆,同行都是人精。 來的快,但走的不快,不少人還是希望能發掘一些云揚發現四不像的深層過程。 其中一人還真有發現,他不但到了云揚院子仔細觀擦,還套著蘇荷的話。蘇荷一介農村婦女,哪有那么多彎彎繞繞,很快,連兩只金雕都被他套出來了! 此時那只幼鳥正蹲在院子里一棵巨大的桂花樹中,那里有個云揚用幾塊木板釘好的木屋,足夠它們母子倆住。 周海宇很有耐心,從學校畢業之后進入第一新聞網,只用了幾年就做到了副主編的位置。這一次他在聽說了金角四不像之后,立即意識到它的巨大新聞價值,因此急匆匆的趕來。 可惜四不像受驚跑了。當然,這是在他們調查之后確認的,因為村里和水庫確實沒有發現。 在云揚家,他采訪到了云揚母親,一位溫柔賢淑的農村婦女。很難想象,隨著挖掘的進行,云揚那艱苦的童年生活會讓他如此感動! 當見到那兩只金雕的時候,讓他吃驚的差點眼珠子掉下來。 “我去!這幾百萬的家伙就這么隨意的放在這兒?”,中東土豪可是滿世界懸賞金雕,一只就要百萬美金,那還是有價無市! 連忙給小金雕拍了幾張照片,周海宇才心滿意足的離開,繼續招人挖掘四不像的素材去了。 中午時分,云揚和父親他們在田里被太陽炙烤,渾身濕透。 把一袋袋稻谷運到竹制卷席上暴曬,然后把曬得差不多的運回倉庫放好。收割機速度很快,可惜就是烘干跟不上。 蕭雨菲吃完早飯就上班去了,劉老帶著老婆和劉姝萱去了水庫,悠閑的釣魚喝茶。 到了下午三點多,一百多畝的稻田總算全部收割完畢。云揚大伯已經聯系好了小挖機和耕田機械,明天進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