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奎山早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三品侍郎,她們又不再是京城里受人追捧的大家夫人。 明眼人都能看出吳家的沒落只是時間問題,就算吳清河以后仕途亨通,能讓吳家再復(fù)當年的盛景,那也是二十年后的事。 二十年太過漫長,誰知道這中間會發(fā)生什么。 尤其,吳清河明顯不是一個運氣大好的人。 因為看清了吳家未來會面臨什么,所以吳奎山才會從發(fā)現(xiàn)陸景之的資質(zhì)起,就半強迫著收他做學(xué)生。 不過,他沒對顧瑤說起的是,他對吳奎山雖有師生情,但在他心中吳家從不是他的責任。 他們陸家不過尋常商戶,他要在京中官場站穩(wěn)腳跟,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士農(nóng)工商,商人最為低賤。 哪怕他考取狀元,同僚中也有不少人鄙夷他的出身。 他要讓陸家在京中站穩(wěn),要讓他的妻子和家人再不受欺辱排擠,也要讓她能隨心所欲的去做喜歡的事。 所以他會很忙,要肩負的東西太多,吳家……他扛不起也不會扛。 從前他就只同吳奎山來往更多一些,現(xiàn)在,既然老師的家人看不起他和他的家人,那他們也不便再高攀! 他面沉如水,落在袖間的雙手已經(jīng)捏得青白。 乾順回來得極快,在得知姜氏一早就幫她送了消息到翰林院,顧瑤咬牙忍著身上的不適,對姜氏她們再次道謝。 “快別客氣,今日換做你是我,也會出手幫忙,陸大姑娘已經(jīng)梳妝好,你們要是請了太醫(yī)到府里,就回去再看吧。” 在吳家終歸不太方便。 姜氏同兩位兒媳已經(jīng)看出陸家人在吳家的尷尬。 若不是吳家這兩位姑娘不愿同陸聽雪她們親近,她們又怎么會躲出去后無處可去,只能在湖邊吹冷風(fēng)。 姜氏都有些后悔,若是早知這吳府的姑娘如此惡毒,她就應(yīng)當直接一些。 繞過吳家,直接帶人登門去求親。 若是沒有這一遭,她們也不會受此大罪。 顧瑤的笑已經(jīng)有些虛弱,看到陸聽雪臉色蒼白腳步虛浮的從廂房出來,也不再同姜氏客套,同盧氏告辭后就帶著她們,扶著孕肚吃力的走了出去。 盧氏狠狠的剜了黃氏一眼,忙讓身邊丫鬟去給顧瑤和陸聽雪安排軟轎。 今日這事她都不知該如何善了。 這三丫頭怎么這么能惹事! 還全被孔家人看在眼里,原本這門親事就很難能成,現(xiàn)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