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記者刨根問底地向于靜姝提問,“您的意思是說,今天秀場的時裝,實際上是您設計的,對嗎?” “沒錯,其實我們當時找到了那些搶劫的人,也問過他們搶劫的目的,這份錄音就是他們當時的供詞。” 說到這,于靜姝的表情變得有些迷茫。 她的外貌太有迷惑性,即便是在做戲,別人也很難第一時間懷疑。 緊接著,于靜姝像是努力回憶著什么似的,緩緩說道:“不過,當初我們追回了設計圖,要求對方道歉之后,就把涉及個人隱私的錄音歸還給那幾個人,讓他們離開了。按理說那幾個人都是中村的手下,不應該讓錄音流出來呀!” 于靜姝的講述是層層遞進的,每一段話,都能勾起聽眾更多的好奇心。 現場的人就像瓜田里的猹,一個個雙眼锃亮,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 “天哪!這么說來,是中村的公司起內訌了!” “一定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那幾個下屬一看就是干辛苦活兒的,雖然搶劫不道德,但他們一定冒了很大的風險。” “但是公司的管理者可不會給這些小人物太多錢。” “所以他們才會不忿,決定毀掉中村這個吝嗇鬼!” 都不用于靜姝明說,一群人已經自動腦補了一出大戲,填補了于靜姝敘述中的空白。 人的大腦本身就有自動填補情節空白的能力,像于靜姝這種說一半留一半的,反而更能讓人信服。 畢竟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福爾摩斯,推理的東西肯定比別人說出來的還要正確。 有些精明的記者也已經派人,先行把這個推理出來的故事版本送了回去,自己則待在秀場,進一步確認。 “這么說您來到秀場之前,也不知道即將展出的會是您的設計,是嗎?” “不,中村邀請我的時候,我就有不太好的預感,我猜測當初我們尋找劫匪的幾個小時里,對方已經保存了復印件。而我來到秀場之后,發現果然如此。” “那么您在設計圖追回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這個可能性嗎?” “我考慮到了,但我們華夏是禮儀之邦,尊重人權,所以并沒有對那幾個人進行搜身。不過為了避免被別人反咬一口,我們后續確實對設計圖本身做了諸多改良。相信大家不久之后,看到秦姝的夏季新品,就能體會到這次的改良有多么用心。” 于靜姝畫音剛落,就有人忍不住驚呼一聲。 “你是秦姝的創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