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靜姝這次設計的一系列成衣,主打的是中國特色,因此材質多以絲綢為主,以顯示絲綢之鄉的地位。 絲綢上印染的花紋,則力求模擬古代的瓷器,如青花、紅釉、斗彩、粉青釉、琺瑯彩等等。 而服裝的裁剪版型,也是于靜姝宣傳的重點之一。 為此,秦姝的員工還特地請了本地的作家潤筆,為同系列的每一套成衣都寫了一篇將瓷器擬人化的小文章,生動地解釋每一套衣服所代表的瓷器器型,又請畫家畫了配套的宣傳圖,合在一起印刷成精美的宣傳卡片,在各個門店分發。 門店的店員也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無論客人喜歡哪一套成衣,他們都得能引經據典,說出個一二三來。 于是開業當天,秦姝的門店就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于靜姝開店的宗旨,就是無論顧客買不買,員工的服務態度都要到位,要將產品的優點介紹出來,給潛在的顧客留下好印象。 所以店里每一個店員面對進門的人,都是笑臉相迎,即便是閑逛一圈走掉,店員們的態度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圍觀的人發覺進去不買也不會被人笑話,就也陸陸續續地跟著其他顧客進了門店,聽店里的店員講解成衣的設計理念。 “女士,您現在看的這一套,版型上對應得是我們古代的梅瓶。梅瓶的特點,是頸部細而短、肩部寬而豐潤、腰細、底部略寬,與這套衣服的特點非常一致。這套衣服非常適合瘦高的女性,頸部貼合的設計,正好可以露出細長的天鵝頸,而肩部廓形的設計、以及收腰的設計,可以凸顯曲線……” “這一套連衣裙我們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于博物館的古董斗彩葫蘆……” 店員們講解的時候,感興趣的人就會不約而同地圍過來,如果哪一個店員講得格外好,顧客們還會跟著她到不同的成衣前繼續聽她講解。 這一幕從外面看去,倒像是一群人在逛什么展覽會似的。 不過于靜姝店里,還真有只展覽不賣的東西。 一群顧客在店里聽了一圈有關新衣服的講解,就有人注意到了店里的擺設。 “你好,這玻璃柜里的是什么東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