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靜姝臨走前和業(yè)務(wù)員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邊沒有華僑商店,只有一個友誼商店,同時招待外賓和僑眷,只不過招待僑眷的是三樓,招待外賓的是二樓。 這時候其實很多城市都這樣,只是名字上略有不同,有的地方還直接管華僑商店叫華僑專柜呢。 友誼商店的位置在南崗區(qū),于靜姝聽說的時候還挺高興。 因為秋林公司的西餐廳和百貨商店,也在南崗區(qū)。 本來這次出來就時間緊迫,能把要置辦的東西在一個區(qū)域置辦了,那就再好不過了。 幾人很快就到了友誼商店附近。 這時于靜姝拿出幾張僑匯券,轉(zhuǎn)頭問霍旬,“霍大哥,你和我們一起進去吧!” 按理說,進華僑商店得同時有僑眷證和僑匯券才行。 不過這種事其實抓得不太嚴,上海那邊有不少黃牛天天蹲在華僑商店附近賣僑匯券,難道買僑匯券的人,還能都是僑眷? 但他們照樣能拿著僑匯券進去買東西。 所以這時候顧客只要出示僑匯券,店員一般也不會再細查顧客的身份。 像于靜姝和方小檀這種穿著洋氣的,有的時候店員可能連僑匯券都不查。 不過要是想領(lǐng)孩子進去,那就幾乎不可能了。 因為這年頭沒人會給小孩子那么多錢,也不會額外給小孩子辦僑眷證。 霍旬不放心于靜姝一個女孩子在陌生的地方閑逛,于是拿出幾張?zhí)毓┢?,遞給于靜姝,“好,我用這些和你換僑匯券”。 于靜姝看霍旬手里又是奶粉票,又是肉票、糕點票的,甚至還有一張茅臺的特供票,哪里好意思收? 于是推辭道:“霍大哥你這次送我和小檀姐過來已經(jīng)是幫了大忙了,幾張僑匯券而已,我怎么能收你的東西?快拿回去吧!” 說著就要遞給霍旬幾張僑匯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