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哦~莘學儒今天幫你干活了啊!”于靜姝似笑非笑地調侃方小檀。 “他、他那是因為孫建平一直抱怨我們女知青干活慢,才過來幫、幫忙的……”方小檀紅著臉辯解。 雖說女知青上午還能游刃有余地劈柴火,偶爾還能歇一會兒,但到了下午,大家體力逐漸不支,劈柴火自然也就慢了下來。 快到下工的時候,幾乎每個知青小組都剩了一些柈子沒劈,男知青看不過眼,也有過來幫忙的。 于靜姝想起莘學儒在火車上就挺熱心的,目光也清正,覺得他應該也沒什么歪心思,于是也沒再多問。 不多會兒,兩人就到了老林家。 晚飯的時候,汪敏真難得地給林鳳芝夾了一筷子蒜茄子。 林鳳芝有點驚訝地抬頭看自己親媽。 汪敏真揉了一下她的腦袋,沒好氣兒地說道:“那是啥眼神?我是你媽!” 還不能疼疼你了? 后面的話汪敏真沒說出口。 這年頭副食品難得,村里人平時做菜,醬油、醋都舍不得放。 今天的蒜茄子是拿醬油拌的,算是有滋味兒的好菜,汪敏真自己都沒咋舍得吃,全讓孩子們吃了。 于靜姝看見這一幕,也不知該作何感想。 其實汪敏真不是那種過分偏心眼兒的壞媽媽,只是家里太窮,孩子太多,平時活兒又重,很難一碗水端平而已。 而且汪敏真自己也沒享受著什么。 說白了,還不都是窮害的! 一碗水端平這種事,只能慢慢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于靜姝的生活都很平靜。 由于這段時間知青都要外出勞動,而且不像農忙時距離勞動地點那么近,有功夫做飯,所以知青們依舊各自在老鄉家搭伙吃飯,做飯的事只能推到打柈子徹底結束之后。 大概是打柈子太累,知青院的知青們每天干完活回來倒頭就睡,根本沒空鬧矛盾,倒讓于靜姝過了一段時間安生日子。 這一天,于靜姝回到宿舍,才睡下兩個小時,就被村口大喇叭給叫醒了。 “于靜姝同志!請到大隊部一趟,有你的掛號信!于靜姝同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