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隊長,您看,村里都是三個男同志,一個女同志一起打柈子,當天打的柈子也是一起算工分。我們知青分到一個小隊里的,一共才六個人,要是按照以往的慣例,肯定每個生產小隊得分兩個男同志單獨和知青一塊打柈子吧?” “是這么回事。”大隊長疑惑地看了于靜姝一眼,不知道她要提什么意見。 “要是這樣,被分到知青組的社員肯定不高興。男知青鋸樹沒他們利索,女知青劈柴也沒其他女同志快,工分上人家肯定吃虧。” 于靜姝分析了半天,才終于轉入今天的正題,“依我看,不如這樣,先讓知青們按所在的生產小隊自己分組,兩個男知青,一個女知青,給大家一個適應時間。等知青們學會了打柈子,能跟上其他社員的步調了,再和社員們一起勞動也不遲。這樣知青們循序漸進地勞動,也不至于第一天就累趴下,同時還不耽誤其他社員掙工分。” 其實于靜姝提的這個意見,不僅對利業村的村民有利,也對知青們有利。 畢竟知青們第一年不缺口糧,也沒那么缺錢,當然樂得輕松。 這個建議唯一只不利于白秋雨。 大隊長當即就有些意動,但還是壓住心底的興奮,說道:“這個建議倒是有點道理,就是怕其他知青不同意。” “這有什么?大隊長您就提一句,到時候讓他們自己投票,要是他們不同意,以后累著了也怨不著您。” 于靜姝說得誠懇又熱絡,沒過多久,大隊長就答應明天出發集合的時候和大家提提這件事。 目的達成,于靜姝也沒多待,又寒暄了幾句,就和方小檀一起離開了。 等她們走了,大隊長磨了好一會兒大鋸,才突然反應過來,當即就把手里的銼刀扔在地上,笑著嘆了一句,“這個小于知青,年紀不大,心眼子不少。” 李萍正往柜子里放麥乳精呢,聞言回頭問道:“咋了?我看人家孩子挺實誠的,又熱心。” 大隊長把磨好的大鋸放好,走到臉盆架子前洗了洗手,沖里屋說道:“你當她干啥突然跑來提意見?這是給那個白知青上眼藥呢!那個白知青和她一隊,她這辦法一提出來,知青按隊分組,她倒是喂馬去了,一天十個公分輕輕松松到手,人家白知青一個人得劈四個男知青鋸的木頭!” 不過大隊長雖然這么說,心里卻挺解氣的。 本來他因為昨天的事就憋著火呢,能給那個愛挑事的白知青點教訓,他也樂見其成。 要不怎么說姜還是老的辣,大隊長不過一兩天時間,就看出來何美霞和白秋雨這兩個刺頭里,有心眼兒的是白秋雨。 他心想: 不是愛耍心眼嗎?多干點活兒,力氣用光了就沒空耍心眼了。 另一邊,方小檀和于靜姝兩個人從大隊長家出來,坐在去鎮里的馬車上,笑得都快岔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