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性子等到了鄉(xiāng)下可怎么辦喲! 愁死個人。 林笑顏笑呵呵地把包子端上了桌,又順手盛了兩碗雜糧粥。 說得好聽些是雜糧粥,其實就是大米不夠吃,只能在里面摻點玉米糝和番薯,最后用一點面粉兌水和勻倒進去,這樣一來就稠多了。 其實林家的條件在這附近倒也不算差的。 林父退伍后就被安排到了市里的制糖廠食堂當(dāng)大廚,一個月工資28塊,再加上食堂里多多少少有點油水,這已經(jīng)是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了。 林母原本在紡織廠做紡紗工,也是份極其體面的工作,一個月也有26塊,但是長期的粉塵和噪音下,林母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加上長女林秀麗也到了年紀(jì),林母便退了下來,林秀麗也順其自然地頂了上去。 后面林母又靠著自己能說會道的本事,在街道辦找了個臨時工干著,一個月也能拿到17塊。 算是補貼下家用,總比在家閑著好。 再說家里最小的兒子林衛(wèi)武,初中才上了一年,現(xiàn)在也跟著林父托關(guān)系進了食堂,不過如今也只能先從臨時工干起,一個月好歹也有15塊錢。 算起來,一家人加起來每個月都有86塊的收入了。 按道理,日子過得算是比較不錯,但是這時候的糧食都是定量的,不是說你有錢就能隨便買。 再加上三個孩子都是飯量正厲害的時候。 所以林母也只能繼續(xù)發(fā)揚傳統(tǒng)婦女的美德,每頓飯也都要精打細(xì)算才行。 如今,林家也就林笑顏一個吃閑飯的。 所以,她不下鄉(xiāng)誰下鄉(xiāng)? 于是,在街道辦上班的林母在接到主任新一輪知青下鄉(xiāng)計劃的通知后,反手就給林笑顏報了個名。 還把下鄉(xiāng)地點選在了顧家所在的生產(chǎn)大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