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匈奴人的生存法則-《大魏能臣》
第(2/3)頁
隨后,冒頓又誅殺后母及異母弟,盡殺異己之大臣,自立為匈奴單于。
高手就是高手,方法雖然簡單,但絕對直接管用,也許在中原人眼里殺父弒君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絕對是道德上最大的污點;可在信奉狼群法則的匈奴人看來,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草原之上,強者為王!
單于就像是匈奴人的頭狼,當頭狼強大時,所有的部落百姓都會忠心的擁戴他,可以為了他的一個命令出生入死,在頭狼的帶領下為部落的生存而奮勇作戰。
可當頭狼一旦出現老邁的癥狀,無法再帶領狼群捕食獵物時,就立刻會有年輕強壯的公狼站出來,挑戰狼王的位子,可以說每一任狼王都是踏著前任頭狼的鮮血登位的,并且會立刻受到所有臣民的擁護。
說白了,匈奴人和狼群一樣,在茫茫草原的惡劣環境下,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首領帶領他們才能生存下去,這就是游牧民族的悲哀,當生存和道德產生矛盾時,他們選擇了生存。同樣這也是游牧民族強大善戰的原因,以鮮血為代價的選拔賽肯定能給他們選出最強大的狼王。
在強大的狼王冒頓帶領下,匈奴向西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余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并了樓煩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占領了河套以南地。至此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擁有能夠騎馬作戰的控弦之士三十余萬,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于此同時,中原地區卻陷入了連年的混戰,秦始皇雄才大略號稱千古一帝,可惜兒子卻不爭氣,繼位的秦二世昏庸無能,導致民不聊生,而壓迫必然會導致反抗,終于在一場大雨中,一位不甘心死的默默無聞的貧民青年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句口號在之后的兩千多年里,為無數走頭無路的貧苦百姓點燃了一盞明燈!--“政權是可以奪取的,皇帝是可以輪流做的!”
中原大地陷入了群雄逐鹿的混戰之中,無數的英雄都去拼命追逐那只秦朝丟失的鹿,最后一副流氓做派的泗水亭長劉邦,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高人一等的識人眼光(這是劉邦最大的優點)和無人能比的厚臉皮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奪取了中原這只肥鹿!
這是一種庶民的勝利,而這種勝利在中國兩千年漫長的歷史上一共只出現了兩次:“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一個叫做--朱元璋!”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各自消滅了內部的敵人后,兩位各自民族的王者終于碰撞在了一起。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并勾結匈奴入侵;而打敗霸王項羽以后,自認為天下無敵的劉邦立刻自信滿滿的帶領軍隊北上征討;結果在白登山被冒頓單于以40萬大軍團團包圍;在包圍圈里餓了7天以后,終于醒悟過來的劉邦用自己獨特的流氓思路,靠著給冒頓的老婆送禮的辦法,趁著漫天大霧,灰頭土臉的逃了出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崇礼县|
阿拉善右旗|
休宁县|
博湖县|
嘉义县|
宁夏|
呼伦贝尔市|
井冈山市|
彭泽县|
金乡县|
铁力市|
琼结县|
太白县|
西林县|
卫辉市|
都安|
遂宁市|
舞钢市|
高雄县|
邓州市|
安平县|
八宿县|
临沂市|
兴城市|
喀喇沁旗|
玉林市|
上栗县|
黑水县|
东光县|
九江县|
禹城市|
庆城县|
富宁县|
阿克|
元氏县|
东乌|
山西省|
环江|
乌鲁木齐市|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