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賀廷鈞從小就野,跟那群小弟沒事就去山上跑來跑去,不過沒敢去深山,被野豬頂一下,那可就去西天了。 但長到十幾歲時,膽兒就肥了。 有一次放假,一個人帶上匕首,跑去深山探險,那時候就發現了藏在山里的深潭。 他下水捉了幾條魚烤來吃,那叫一個鮮嫩美味! 退伍回來照顧家人,在縣城黑市,偶然遇到一個買家,專門買品種稀少的野生魚。 于是,他開始暗地里跟那買家做生意。 這類魚貴的離譜。 因為天氣炎熱,魚在深山,不好運輸,容易缺氧翻肚,所以才做了他兩次生意。 現在天氣涼快些,如果那邊需求大,倒是可以把一月一次的交易變成兩到三次。 賀廷鈞走了一條很隱秘的小路,大概半個多小時,才走到山腳下的一條路上。 路上停著一輛面包車。 有兩個穿著背心的男人在那里等著,一個中年人,一個年輕小伙子,他們是父子倆。 “爸,鈞哥來了。” 小伙子提醒他爸。 父子倆過去幫賀廷鈞接背簍。 兩人以前也沒少干體力活,一起接下背簍都很吃力,這么重,起碼兩百多斤。 小譚,“鈞哥,你力氣太大了!” 賀廷鈞抬起手臂,擦掉滿臉的汗,“先過秤吧,把魚放到你們那里,我怕待會兒翻肚。” “行!” 老譚麻溜的拿出秤桿來稱重,小譚把面包車后車門打開。 后座兩個座位都被卸掉,放置著一個很大的水箱,專門拿來裝魚。 每種魚價格不同,最少的都要三塊錢一斤。 賣下來一共三千兩百多。 老譚定好了下次交易的時間,在二十天后。 斑紋魚和鰣魚的銷路最好,而且體型不大,運輸途中不容易翻肚。 所以下次交易主要就要斑紋魚和鰣魚,松江鱸魚次之。 談好后,賀廷鈞又原路返回,去把野豬裝背簍里,騎著自行車去鎮上的黑市。 他有門路,所以一去就把野豬賣掉了。 三百一十斤,一塊二一斤,賣了三百七十二元。 隨后,他又賣掉了兩支野山參,一千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