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斯特朗教授,歡迎來華國。” 陳河宇和吳辰,一大早開車來到機場,站在出站口等著。 他打量著對面的外國老頭,大約五十多歲年紀,頭發有些發白,鼻子挺翹。 剩下四人中,三個華裔,一個白人。 為加入未來科技,對方遠渡重洋,值得他來接機。 “陳,你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我們可以先去實驗室參觀嗎?” 斯特朗教授簡單寒暄后,直奔主題。 “沒問題。” 陳河宇笑了笑,對方倒是一個干練的小老頭。 來之前,他聽吳辰介紹,斯特朗是佳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外科學教授。 同時,也是腦機接口、人機訓練和神經調節技術的專家。 他最厲害的一項成就,開發出一種通過腦電圖信號控制假肢的系統,幫助殘障人士恢復正常生活。 路上交談時,斯特朗展示了他的專業水平,輕易激活超神系統。 陳河宇暗自錄入新技能,直接瘋狂加點,并不斷套對方的話,引導他詮釋腦機接口方面所需的技術。 結果,自然是越聊越吃驚。 斯特朗發現陳河宇的水平,竟不在他之下,光一個“電生理檢測技術”,對方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我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而自豪!” 斯特朗滿意道。 一個懂技術的老板,更值得他追隨。 沒一會兒,車子停在長琴大廈的地下停車場。 一行人直奔實驗室,單屬于斯特朗團隊的研究所。 畢竟,對方剛剛加入,以防萬一,陳河宇不想讓其接觸莫斯的核心代碼。 偌大的實驗室走進去,足足四百多個平方,占據了整整一層樓。 “腦電圖儀、電生理記錄儀、功能磁共振成像儀、光學成像設備,通通都是最新的尖端產品,太土豪了。” 斯特朗的一個學生瞪大眼睛道。 “時間太趕,還有一些設備,在購買和運輸中,預計下個月就能到貨。” 陳河宇平淡解釋道。 置辦一個頂級腦機接口實驗室,需要花費的資金和人脈,都是海量級別的。 若是用一些低端的替代品,斯特朗能不能留下來,或者長久留在未來科技,他可沒有把握。 “陳,這已經很棒了,我看了一遍,還缺少磁共振成像儀,這個設備買到了嗎? 若是沒有,我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斯特朗點點頭說道,以他在學術界的地位,購買幾臺儀器的能量還是有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