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渡碼頭上人潮涌動,自從林鴻飛主政江北以來,當地的工業水平得到了躍升式的發展,尤其以江北棉紡廠、江北印染廠出產的布匹,因為花色鮮亮、質量上乘,迅速成為了暢銷嶺南省、鄂省、渝省等地的貨物。 這讓江北市聚集了大量的布匹商販,使得江渡碼頭的貨運生意愈發的興盛起來。 陳嘉明走出喧鬧的碼頭,正準備找個人打聽一下去往江北市區的路,便見一名洋車夫快步走上前,滿臉笑意道:“少爺要去哪兒,您坐我的車吧,我跑得快!” 洋車夫們整日里在碼頭拉活兒,眼睛尖兒的很,他一眼就看來陳嘉明是第一次來到嶺南省的客人,再加上衣著不俗、皮膚白凈,一看就是富家子弟。 不熟悉路況,兜里又有錢,這對于洋車夫而言,可是一位難得的肥羊,必須要宰一把! 陳嘉明見有洋車夫,心中不免有些高興,這下不用打聽路了,直接讓這車夫拉著自己去林鴻飛的府邸。 當洋車夫聽到陳嘉明說出的目的地時,此人心中不免咯噔了一下,常見拉洋車,他自然清楚眼前這個年輕人嘴里說的地方。 云帥的府邸! 嘶! 難不成這青年和云帥他老人家有關系? 陳嘉明是不清楚從碼頭到云帥府的車錢價格。 可是云帥府里的門房、管家們可是清楚的很。 他就是個拉洋車的,云帥府收拾自己就跟捏死一只螞蟻一樣。 頓時,洋車夫收斂起宰客的心思,一臉殷勤的招呼著陳嘉明上車,然后拉著洋車、撒開兩條腿向著市區飛奔而去。 一路上,陳嘉明四下打量著江北市的情況,這里的繁華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過陳嘉明也從這表面的繁華中注意到,江北市的大體布局并不合理。 尤其是在路過一片棚戶區時,更讓陳嘉明覺得江北市頗有幾分臃腫。 事實上,陳嘉明的感覺并沒有錯。 江北市的發展速度很快,伴隨著大量外來人口的涌入,原有的住房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居住需要了。 而這些外來人口中,有九成以上都是來江北討生活的窮苦人,他們在老家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土地,為了活命,只能選擇來到江北務工,或是在碼頭上謀求個飯碗,或是去工廠附近找個扛大包的力氣活。 這些人收入不高,在江北也買不起房,為了能在這里定居下來,他們開始在一些無主荒地上搭建棚屋,沒過多久便形成了多個規模不小的棚屋區。 比較出名的有沿江一帶的魚頭灘、瓶口灘棚屋區,這里居住的主要是碼頭上的苦力們。 還有便是在江北工廠區附近的棚屋區,這里的居民都是靠著每日給周圍的工廠、倉庫、商鋪等做力工來賺錢過日子。 這些棚屋區實際上就是江北的貧民窟,因為里面人員眾多、情況復雜,連江北警署都因為人手不足,而沒辦法管理好棚屋區內的秩序。 這就使得棚屋區成了一片法外之地,滋生了大量的幫派、堂口,更讓這里面娼妓、賭坊、煙館等生意極為興隆。 陳嘉明雖然只是從車夫口中大致了解了棚屋區里的情況,但他心中已經很清楚,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好棚屋區,未來這些地方勢必會影響到江北市的正常發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