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上臉上表情溫和,完全一副家宴上與后輩說話的姿態。 云羲和斟酌了片刻,徐徐道, “皇上,此番學子進京,表面上是天下讀書人向朝堂要話語權,實則最根源的問題還是那些落榜學子。清談會看似對癥下藥,卻是治標不治本。” 話音才落,秦君澤已經重重地哼了一聲,冷冷說道,“自己文章做得不佳,考不中科舉,怨得了誰?” 皇上瞥了他一眼,雖有不滿的意思,卻并沒有制止,顯然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云羲和抿了抿唇,言簡意賅地說了重點,“臣女聽聞那些落榜學子中有屢試不中者,已經轉而開始對大順的科舉制度產生了不滿。這次有了先例,往后再次暴亂也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她語速很快,說罷,不等眾人反應,繼續說道, “太子這話說得對也不對,科舉制度一開始便是為了朝堂選拔可用人才,可謂稱得上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這獨木橋未必適合所有人。 比方說,臣女父親領兵打仗,亦非是紙上談兵做文章可解,更多的是在實戰;再比如那欽天監,最要緊的不是文章做得有多好,而是要熟知天文地理,堪輿星象;亦比如說前些日子的戶部,西北大旱,皇上您急用錢糧之際,戶部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會一味地哭窮,奏折寫得花團錦簇,可還說掩蓋不了在其位不能謀其事的無能。 故而臣女認為,對于人才的選拔,不應拘泥于做文章,而應當不拘一格。空談誤事,實干方能興國。” 皇上聽了這話,眼神中多了幾分深思,點了點頭,“羲和說得不錯。” 姜太后聽了也多了幾分興致,側頭望向她,等著她的后話,小小年紀看問題如雞敏銳透徹,實在難得! 秦玄凌的唇角一點一點的彎了上去,真不愧是,他看上的人啊! 秦君澤皺緊了眉頭,努力豎起耳朵,試圖從她的話中抓住什么漏洞。 見他們都耐下心來聽,云羲和漸漸地松了口氣,語氣漸漸的和緩了下來,開始說起了實際解決之法, “皇上,針對那些落榜學子的,朝廷也應給予機會,考驗其是否真有才能。比方說,加辦一場策試,以六部所面臨的實政問題,考其對策,若能提供實際解決問題之法的,也不妨加以啟用。 再者,除了那些落榜的學子,亦可對天下有識之士廣為籠絡,針對那某項才能尤為出眾的,亦可將其收編,為朝廷所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