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安和平和楊惠淑到達村里后并沒有著急著去蔣家作客,他們先是到知青院放下行李,看完安然的居住環境后,又去茅草屋看父母一家的居住環境。 如果說安然的知青院兒讓他們欣慰,那父母一家的茅草屋就讓他們心酸了。 安然舅媽含笑表示這個冬天真的是多虧了安然,雖然他們茅草屋沒有火炕,但是他們有厚衣服厚被子抵御寒冷,而且還時不時的能吃上一頓肉補身體,這是他們來到這里后過得最舒心的一個冬天了。 楊惠淑雖然早就知道安然有悄悄的接濟母親一家但真的聽到大家對安然贊不絕口還是與榮有焉。 她真的沒有想到,在母親一家下放后,對母親一家有極大幫助的人居然會是安然。 等得知母親和大哥這次突然平反有蔣衛國的功勞后,楊惠淑直接就接受了這個蔣衛國這個未來女婿。 安和平聽到這里也是十分的意外。 看來他還是小看了蔣衛國。 有這么一個恩情在,除非安然自己不愿意,否則他們做父母的,實在是不好棒打鴛鴦。 在拉著安然悄聲詢問他對蔣衛國的心意后,安和平不情不愿的接受了蔣衛國,不過等到蔣家吃飯,蔣媽媽提出定親的時候,安和平當眾提出了蔣衛國要和安然到他們老家結婚生活的事情,主要是確定蔣家人,尤其是蔣爸爸蔣媽媽的態度。 要是他們并不支持蔣衛國跟著安然回老家結婚生活的話,那這定親的事情肯定是要等一等的。 蔣光明比較開明,當場就表示尊重兒子的意見。 蔣媽媽卻是面露難色。 如果真的要征求她的意見,她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她心里清楚,若是蔣衛國鐵了心的要跟安然走,她肯定是留不住的。 眼下也只能求求安然。 如果安然能答應留下來,那一切都好講。 安然自然是不答應的:“這里沒有外人,有些話我就直說了,本來我是決定在我外婆他們平反前一直呆在這里的,但是我沒有想到外婆他們這么快就平反了,要是我和蔣衛國沒有談戀愛的話,那我外婆他們離開,我肯定是要跟著離開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