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三十章 劉邦腦殼一抽一抽地疼。 ——在讓人意外的這種事情上, 呂雉從不讓他意外。 最初是廢太子,立皇太女,然后是帝后臨朝, 女子可以有繼承權, 可參加科舉考試。 在這個繁衍生息千年之久的華夏大地,她所做的一切全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包括她要推行的新政。 她篤定天幕所說的男女平等男女皆可從政的世界真的存在, 不顧一切也要將現在的大漢打造成為未來的后世。 ——黔首安居樂業,同時也擁有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 而科舉,便是這個機會。 不識文斷字也沒有關系, 還有其他路子,比如說會種地, 你的收成比旁人好, 比如說能創造一些利國利民的東西,再比如你在一些事情上有過人的長處, 總之只要你有才能, 便有出頭之日。 新政頒布下去,九州為之沸騰—— 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機遇,只要能抓住,自己乃至自己后世幾代子孫的命運都會為之改寫。 于是神州大地一片勃勃生機, 呂雉聲望空前高漲,甚至隱隱能與他這位開國皇帝相比。 ——當然,不止是新政的緣故, 也有后來呂雉護住了大漢江山,讓九州黔首免于戰亂的緣故。 自己就是黔首出身,劉邦太了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心里在想什么,一年累死累活打不下多少糧食, 就這還要交出多半的賦稅,他們想從剩下不多的糧食里吃飽穿暖,他們摳摳搜搜,想從牙縫里擠出來點東西當家業存著,想讓子孫后代代代吃飽穿暖。 如果有可能,他們還希望子孫后代不要像自己這樣苦。 ——種地太苦了,生來就是給人當牛做馬的命。 所以陳勝吳廣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能一呼百應,讓無數黔首揭竿而起,不顧一切也要誓死追隨。 ——最卑微最低賤的人也想當人上人。 但那句話并沒有實現。 實現這句話的人是呂雉,她所制定的律法,她所推行的新政,讓卑賤了千百年的黔首第一次有了觸碰王侯將相的機會。 不用打仗,不用出生入死,只要你有才干就可以。 ——這個誘惑性太大太大了。 他幾乎可以預見,百年之后世人對呂雉的評價。 那是一個絕對不亞于開國皇帝的評價,他結束了九州的戰亂,但呂雉讓九州百姓第一次以人的身份鼎立于天地之間。 他們不再是供上位者隨意驅使作踐的螻蟻,而是一只只撐起萬里疆土的手。 ——民強,則國強,民富,則國富。 他們熱火朝天執行著呂雉的新政。 朝代的興衰成敗不再與他們無關,他們自己乃至國家的命運都在他們手中。 所以他們干勁十足,緊緊與大漢王朝聯系在一起。 百年之后若有亂臣賊子為禍江山,他們會自發組織維護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 ——沒有人能再給他們更好的政策。 在他們眼里,呂雉的地位足夠與他齊平。 理是這個理,但讓他現在便寫他百年之后呂雉可以登基為帝,他寫不來。 ——像呂雉鄧綏這樣的皇后能有幾個? 大漢國祚幾百年,也不過只出了一個呂雉一個鄧綏,他不可能為了未知的事情,便將未來天子權柄拱手相讓。 這封詔書若寫了,那便是以后的每一任皇后無論才干如何,都可以登基為帝,甚至她們可以混淆劉家血脈,待皇帝死后,待自己大權獨攬,她們大可將自己與旁人所生的私生子立為儲君。 那他,便是大漢王朝的罪人。 他擔不起這個罪責,更不可能去擔這個罪責。 殿內有半人高的羽人座熏香爐,他打開熏香蓋,直接將呂雉給他的詔書丟進去。 暗紅的熏香見了絹帛,頃刻間變成明火,不過半息便將詔書吞噬,留下幾縷若有若無的絹帛獨有的香味。 他燒完詔書,拍拍手回頭看呂雉,“這個位置你若有能力取,你便來取?!? “但若是想讓我主動給,那你便是白日做夢。” “絕無可能。” 他冷冷看著呂雉,斬釘截鐵,甚至不容置喙。 呂雉懶挑眉。 ——知道他不會給,也沒想過他會給,這道詔書不過是又一次試探罷了。 她想要的東西,自己會取,不屑于讓別人給。 “陛下放心。” 呂雉端坐在主位,“陛下百年之后,我一定親手取回這些東西。” “你隨意!” 主位被呂雉坐著,劉邦不想跟她做一塊,便直接坐在殿內的錦毯上,“說說吧,你又想做什么?” “這封詔書可不是你該寫的東西,你的后手是什么?” 夫妻多年,雖情分已淡,只剩大漢江山來勉強維持表面關系,但多年的夫妻生活讓他們足夠了解彼此,對方一個挑眉,就知道對方肚子里打的小主意。 ——這不叫夫妻間的默契,叫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對手。 就如他了解對手,所以他太清楚呂雉的手段,先給來一個他接受不了的,再給他來一個他勉強能接受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