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勝于雄辯。 至于好好與徐簡說一番場面話,能不能爭取到五五分成…… 林云嫣琢磨著,以祖母事事與人為善的品德,斷然是不敢做那等大占便宜的設想的。 擔心母親一直惦記云嫣的“大刀闊斧”,林珣主動問小段氏:“您定好出面辦事的人選了嗎?” “定了,”小段氏道,“阮嬤嬤娘家的侄孫女婿,叫高安,在桐縣做買賣,我讓阮嬤嬤喊他進京來。” 桐縣在京城南邊,因著是進京前的一大縣,商市也很熱鬧。 以兩地路程,最遲后日,高安就能抵京了。 “面生就好,”林珣道,“衙門那兒,還是以荊東家為先。” 比起高安,荊大飽才是真正的外鄉遠客,尋常猜想不到他的靠山。 “說起來,”小段氏問道,“云嫣是怎么知道那荊東家與輔國公的關系?” 林云嫣眨了眨眼睛。 真話當然說不得,說出來能把小段氏嚇死。 瞎話嘛,她已經準備好了,依然是半真摻半假:“已故的老國公夫人與聞太妃閨中私交不錯,這事兒您聽說過沒有?” 小段氏好一通回憶,嘆道:“太久遠了,記不清了,好像是有那么個傳聞。” 真話說了,林云嫣往里頭摻假話:“打馬吊時閑談起來的,皇太后想給幾個廟宇添香油錢,又怕宮里人辦事興師動眾,聞太妃也說身份在這兒,一舉一動自不可能像平常老百姓,從前她聽老國公夫人提過,兩夫妻在余杭有個做生意的好友,捐善堂廟宇,人稱荊大善人……” 小段氏聽得連連點頭:“我們伯府行事都要慎重,宮里貴人們更加如此了。” 她就是好奇問一句,并非存心質疑,林云嫣能隨口答那么幾句像樣的,足以應對了。 “等高安到了,讓陳桂領他去見荊東家,”小段氏交代林珣道,“照先前算的,賬面上的銀子差不多夠用了,不用動云靜的陪嫁,我真就松了一口氣。” 林珣附和道:“拿到文書時我就是這么想的。” 母子兩人又絮絮了幾句,林云嫣端坐一旁,只吃點心不說話。 小段氏看在眼中,心思一動,打發了林珣后,低聲問她:“云嫣有話要說?” “雖不動大姐的陪嫁,”林云嫣直截了當,“我建議您也再等等,莫要年內就辦婚事。” 小段氏呼吸一緊,立刻想到了祖孫兩人前回商量過的內情。 圣上恐是存了殺雞儆猴的心! 就此事,小段氏前幾天已經尋林玙談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