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經(jīng)過天豐山一戰(zhàn),威脅大夏北方的胡族精銳被全殲。 因此,三十年內(nèi),胡族將無力出兵大夏。 此舉無形之中替大夏北方換來了三十年的和平。 攻占薊州之后,由于六皇子的子女不在薊州,劉墨已經(jīng)派出大量手下前去尋找,在找到他們之前,劉墨自封了攝政王,處理國事。 一時間,來自大夏各地的消息也不斷的匯聚到劉墨手上。 原本屬于六皇子的封地大臣紛紛表示愿意繼續(xù)效忠,但前提是效忠六皇子的子女,而非劉墨。 關于這一點,劉墨沒有多做回應。 找得到六皇子的子女,他自然會擁立對方為大夏皇,但劉墨本人必須是以監(jiān)護人的名義,總覽大權(quán)。 之所以要這樣做,也是形勢所逼。 一來六皇子的子女年幼,確實需要一個有能力的人輔佐。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水淹數(shù)十萬大夏將士這件事,就連劉墨的手下都有怨言,更何況其他大夏官員。 如果劉墨失去權(quán)利,必將萬劫不復。 沒過多久,該來的事情終于來了。 曾經(jīng)的太子爺,如今大夏合法皇帝,發(fā)了檄文,宣傳劉墨是國賊,要出兵討伐。 這次,他派出了全部家底,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赴薊州。 而就在此時,劉墨很長時間未見的老朋友,也在夜里悄悄出現(xiàn)。 “劉大人,別來無恙!”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唐清楓。 “唐兄,別來無恙!”劉墨笑著回應。 “我聽說你把整座潁州城都淹了?” 這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唐清楓自然打探到了。 說話時,他帶著微笑,但劉墨卻笑不出來,這幾天來自各方各面的壓力壓得他踹不過氣來。雖然沒有人當面指著他,但他可以從大臣們的眼神中看出端倪。 每個人都在在想,“你是兇手!” 最難過的是,就連盧升,孫堪這幾位劉墨最信任的將領,也不理解他。 如今,這件事已經(jīng)成了劉墨的心頭刺,他實在不愿提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