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葉不凡站在那塊傳國玉璽石像前,久久無語。 小皇帝隨身攜帶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當年,秦破趙,得和氏璧。 后統一天下,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取和氏璧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 自秦朝始,后面的歷朝歷代,都將這塊玉璽視為皇權天授的象征。 可惜,真正的傳國玉璽最后一場出現,是在五代十國的后唐皇帝李從珂手中。 后來,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送給了契丹,借契丹的兵馬一路打到了首都洛陽。 皇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在皇宮中焚火,然后抱著傳國玉璽跳入了火海。 石敬瑭和契丹攻入洛陽后,便尋傳國玉璽而不得,后來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趙匡胤等人都去后唐宮殿的遺址找過傳國玉璽,但沒有找到。 自此,從秦始皇傳承下來的傳國玉璽便下落不明。 雖然后面的王朝都曾揚言找到了傳國玉璽,但也都被證實是偽造的。 至于崖山海戰時期的南宋王朝,早就已經處于風雨飄渺之際了。 陸秀夫背著的小皇帝,也是臨時扶起來的,身上當然不可能帶著傳國玉璽。 按照葉不凡的推測,當年小皇帝的身上既然不是傳國玉璽,反而是天晶子劍的可能性更大。 很快,葉不凡便已經將整個崖山海戰遺址走了個遍。 從后門出去,葉不凡沒有打道回府,在后門一家賣水和飲料的小攤位前買了一瓶水。 攤主是個中年人,應該是附近的村民。 攤位也不大,除了飲料和水之外,還賣點烤腸、茶葉蛋什么的小零食。 “以前,景點還未收費的時候,看望崖山祠,很多游客都喜歡爬到崖山上去登高望遠!” “現在不一樣了,圍墻一圈就成了一個景點,開始賣票了,崖山上也沒人去了!” 攤主見葉不凡看著像是一名普通游客,便搬來一個板凳,陪著他閑聊起來。 葉不凡微微一笑,隨口問道:“崖山上風景好嗎?” “談不上好不好!” 攤主笑道:“這邊靠海,常年有海風吹拂,所以看起來周圍都比較荒涼,沒有什么植物。” “不過,登上崖山之后,就能看到當年發生海戰的海面,海面外圍是一個出口,當年崖山海戰就是在出口處發生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