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些個老專家和老教授們,早已一臉惱怒。 葉不凡卻冷冷道:“采取沸水、草藥、煙熏和高溫,可以解決傷患處、器具和空氣消毒問題。” “明代高文晉的《外科圖說》描繪了30多種古代中醫手術器械,解決的是工具問題。” “實施針灸、灼燒和采用加速凝血中草藥,可以解決出血問題。麻沸散等藥物的發明又解決了麻醉和患者疼痛的問題。” “像普通的骨科、腸胃、腹腔甚至是胸臟手術,遠在三國時期就早已具備手術條件。”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一千多年前,我們中醫的外科手術在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 葉不凡說起古中醫的手術發展歷程來,如數家珍。 顯然,他對古中醫的醫術演變和發展,相當熟悉。 而聽到這,眾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震撼。 眼前這個年輕人看起來不像是個中醫,反而像是個對中醫歷史頗有研究的專家學者。 即便眾人都覺得難以置信,但也不得不承認,葉不凡說的這些論據,無懈可擊。 場上不少西醫老專家和老教授,都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滿是驚詫。 難道說,中醫外科手術,真的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領先世界了? “我想起來了!” 就在這時,站在會議室門口的李永修突然驚叫道:“我昨天看到一篇報道,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古代人類頭骨,這件頭骨腦后處中段,有一個大小約31*25mm的圓孔,而且斷面呈光滑均勻的圓孤狀,像是經過人工切割出來的。” “這說明什么?說明這人的腦骨受損后,大概率進行過手術處理,手術后還長期存活了,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出現類似骨組織修復的痕跡,有專家由此推斷,這說明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進行過成功的開顱手術了。” “還別說,我昨天也看到了這篇報道!” “對對對,是個很著名的科普欄目,我也剛好看了,當時還覺得不可思議,現在聽這位葉神醫這么一說,我反倒覺得可信度極高了!” 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無不一臉震撼。 如此說來,葉不凡所說的這些并不是空口無憑,都是有據可考的? “在封建社會,醫生這個職業就備受歧視,醫者被稱為“賤業”,醫術被稱為“方技”,很難獲得上層的支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