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及此。 沈烈嘴角便微微抽搐起來,在心中默默的念叨著,你不是會騎射么,可老子有火槍呀。 老子倒要看看是你的弓箭殺傷力強,還是老子的燧發火槍的威力大。 雖然說火槍射速不如弓箭,裝填也十分繁瑣,在射速上壓根不是一個級別,一個照面下來若是放了空槍。 那豈不是只能閉上眼睛等死了? 可沈烈眼睛又轉了轉,想到了歐洲同時代的火槍騎兵,要解決這致命射速和裝填問題。 也簡單。 給敢死隊多配幾桿短槍不就行了。 先將燧發火槍都裝填好了。 到時候。 敵我雙方騎兵交錯之時,敢死隊一槍打完也不必裝填,再掏出一桿繼續打…… 這火力不就續上了么? 沈烈越想越是覺得這個辦法好,似乎大名鼎鼎的歐洲火槍騎兵就是這么干的,這么干就是有一個缺點。 太費錢了。 簡直是敗家! 那些在歐洲大殺四方的火槍騎兵,也大多是擁有領地的騎士和貴族,才能置辦的起這一身昂貴的裝備。 可這時候也顧不上了,沈烈便點點頭,按照兩個老卒的提議,下令將攜帶的裝備集中了起來。 按照戚家軍和后世部隊中常用的辦法,沈烈精心挑選了三十來個騎術出眾的敢死隊員。 其中有一些是他從通州帶來的精兵,余下的都是和韃靼人有血海深仇,戰斗意志高漲又不怕死的宣府子弟。 人人都能熟練操作火槍。 隨著選鋒成軍。 沈烈便給這些悍勇的手下配了兩層甲胄,棉甲外面套上一層皮甲,如此一來負重并沒有增加多少。 可防御力卻提升了不少。 緊接著。 沈烈又給這些人都裝備了一桿燧發長槍,四桿甚至五桿燧發短槍。 如此一來便組成了一個突擊箭頭,倘若遇到韃靼騎兵,這三十幾個武裝到牙齒的突擊隊員便沖上去放槍。 “沖上去……照著臉打!” 沈烈發了狠,咬著牙道:“不必吝嗇彈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