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手令-《隔壁小王本尊新書》
第(2/3)頁
也不盡相同。
大致分為這么幾類。
勛爵。
官宦。
地方望族。
而說起阿里江南勛爵,首當其沖自然便是金陵徐氏,中山王徐達之后,其子孫世襲魏國公。
世代罔替。
與大明國祚同修。
“這徐家……坐鎮金陵,毗鄰長江航道,那可是富可敵國吶!”
隨著張簡修娓娓道來,沈烈點點頭,心中了然,看起來這魏國公府憑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是大明勛貴中,最早完成了資本積累的一家。
“而勛貴之外,第二類便是文宦。”
隨著張簡修又徐徐到來,所謂文宦,顧名思義便是以科舉起家的讀書人世家,這些人是江南世家中的主流。
當然了。
這幫人的勢力遠超武勛。
“文宦之首當屬太倉瑯琊王氏。”
這個太倉王氏是什么人?
便是大名鼎鼎的王世貞,大明第一文學家。
“太倉王氏……”
隨著沈烈喃喃自語。
若有所思。
說起來這太倉王氏呀,就要說到兩宋那幫犬儒了,這太倉王氏便是兩宋時一個大姓。
后來祖上背叛了大宋,投靠了元人,其中的一支家主叫王夢聲,在宋末元初當了蒙古人的昆山學正。
遷居太倉。
后來又背叛了元人,投靠了大明,出了一個家,便是大名鼎鼎的王世貞。
再后來清廷來了,那這些人自然……
便又毫不猶豫的投靠了清廷。
而這太倉王氏還不只一個分支,還有一個當朝次輔王錫爵。
王閣老呢。
隨著張簡修搖著頭,口中喃喃自語:“東山王氏,長洲文氏,華亭顧氏……這都是大家族呀,萬萬不可輕動,若不然,將這財稅,納糧的重地攪亂了,單憑你那個通州谷物所可吃撐不住。”
“嗯。”
沈烈點點頭,有些無奈,卻又在心中嘆著氣:“真是流水的朝廷,鐵打的世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