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遠古時期,洪水泛濫,大地變成一片澤國。 水患肆虐,房屋農田牲畜都毀于一旦,老百姓苦不堪言。 大禹父子先后負責治水,救助百姓。 大禹為治理洪水,常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三過家門而不入。 此舉感動了上蒼,不死鳥鳳凰降臨凡間,從而幻化成了一把絕世神兵,就是妖月手中的鳳皇。 鳳皇的異能在大禹的手中大放異彩。 利用鳳皇,大禹可以開山裂石,操控洪水的走勢。 他堅持堵不如疏的原則,帶領民眾開辟了成百上千個河道。 為的,是讓這些洪水紛紛向東奔流入海,從而在根源上解決了水患。 但是治水也并不是一帆風順。 又一次,大禹突然察覺到,有一個地方的河道十分古怪。 不論如何修筑河道,都接連不斷地崩塌瓦解,那些洪水疏導不出去,大量匯聚了起來。 大禹連忙用鳳皇將水流分開尋找問題所在,這才被他發現,原來那處河道的前方,堆積著大量的金燦燦的古怪土壤。 這種金燦燦的土壤十分詭異,不但能自我生長,還能擴展成任何形狀。 更恐怖的是,這種土壤沒有水的時候柔軟得像一灘污泥。 可是,一旦接觸到了水,這種金色土壤就會迅速膨脹,而且會變得無比堅硬。 即便是洪水接連不斷地沖擊,也無法撼動分毫。 不管怎么刀劈斧砍,都無法在這些土壤上留下絲毫痕跡。 詭異的是,堅硬無比的息壤,在鳳皇的面前,就會又變成軟綿綿的狀態。 大禹很快就發現這種土壤的古怪特性,遇到水會迅速生長膨脹,只有抽干了水或是遇到鳳皇之后,才能被軟化。 這種土壤,便是《山海經》當中,曾經記載過的神土——九天息壤。 大禹是治水專家,自然很快就想到了九天息壤可以成為治水的一大利器。 在挖掘河道和建筑堤壩的時候,先在普通的土壤當中摻雜著少量的九天息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