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不凡藏身的大水缸,但凡去過紫禁城和天壇參觀的游客,應該都有印象。 這些大水缸,都是鎏金銅缸,每一只都重達三噸多,能裝好幾噸水,杵在大殿或大門兩邊,既能凸顯威嚴,又兼具滅火功能。 這些鎏金銅缸由黃銅鑄造,外表鍍金,看起來金光閃閃。 當然,也只有太和殿和天壇等幾處關鍵大殿門外的水缸才是鎏金銅缸,其他地方的大多都是鐵鑄的。 當年八國匪軍剛闖入天壇和紫禁城時,差點被這些鎏金銅缸亮瞎了眼。 起初他們想搬走它們,不過因為實在搬不動,于是放棄,后來他們就想著把金缸劈開,一塊塊帶走,結果劈開后發現里面是銅。 于是他們就用刀把上面的金子一點點刮了下來,所以現在紫禁城內的金缸,上面留下了很多刮痕,有些更是刮得干干凈凈,一點金子都沒留下。 把金子刮下來還不滿意,他們還是想方設法運走了好幾口鎏金銅缸。 后來的東洋鬼子就更過分了,連鐵鑄的大缸都不放過,一部分拉去煉鋼造槍炮子彈,一部分拉回國去了。 何止是這些大水缸,百年前那段屈辱的歲月,被各國掠奪的大夏國珍寶,數以千萬計。 別的不說,僅僅著名的大鷹博物館中,有超過十分之一的文物,都是通過各種非法渠道,從大夏國奪走的。 而這些大水缸,底下幾乎都是有個花崗巖基座的。 就比如葉不凡藏身的這個大水缸下面,就有。 當然,少有人知的是,這個花崗巖基座當中,有一段是可以抽出來的,中間有不少空當。 冬天氣溫太低,水缸里的水也會結冰,萬一水結冰了,那還如何滅火? 所以,基座中間能抽出來的空檔,就是用來放置柴火,確保大缸里的水即便是大冬天也不結冰。 不管是紫禁城還是天壇的這些大水缸,都是如此。 但今天這個年頭,是不需要多此一舉的。 所以,水缸下面不可能少了柴火,那這水缸里的水,怎么會溫熱? 葉不凡臉色變幻數次,看來,也只有靠近祈年殿,才能找到一絲線索了。 “怎么回事?難道是我出現幻覺了?” “沒人啊,到處都搜過了。” “應該是風聲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