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強力肅貪-《大宋將門》
第(1/3)頁
陳升之,一個官聲極好的宰執相公,老老實實,沒有什么劣跡,在官場甚至沒有太大的存在感,可就是這么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家產保守估計,也超過了五六百萬。
同樣的,哈密王,遠在西域的一個小藩王,存在感弱到了極點,光是黃金就有100萬兩!還不算土地房產……
兩個巨貪,就這樣突兀地闖入大家的眼簾,震撼世人。
哪怕王寧安,都有些料想不到。
他需要靜一靜,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這沒有什么奇怪的,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王雱同樣和王安石在討論這個問題。
當年王安石主持變法的時候,王雱就說過,要想推動變法,只要殺了文彥博,殺了賈昌朝就可以了……
現在看起來當然十分幼稚,但是也有一些道理。
“大宋從立國開始,就是君王與士大夫共天下,說穿了,也就是共利益……這么多年,不斷變法,不斷限制,但不可否認,文官權力還在持續增加。變法獲得的利益,至少有八成,都被極少數的官吏和勛貴拿走了,老百姓拿到的非常稀少,甚至受到了嚴重沖擊。”
王安石皺著眉頭,還不愿意承認。
“元澤,你不能這么說,這些年還推動了均田,實現幾千年沒有做到的耕者有其田,這可是了不起的德政,老百姓還是拿到了不少好處的。”
王雱咧嘴一笑,“爹,雖然我不太認可王寧安,但不得不承認,假如沒有均田令,假如不分田,老百姓不但撈不到好處,還會被徹底榨干!是這最后一絲底限,保住了大宋的太平,否則大宋的江山……呵呵……”
王雱沒有說下去,但是王安石也無言以對,兒子的見識是有道理的。
這些年來,快速發展,各種利益,從海外涌入,像是水銀瀉地,黃河之水天上來……可是這么多水,這么多利,也不是平均分配的。
有些本事的,身居高位的,沾親帶故的,門生故吏,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人有門路,有資本,就算沒有,也能向銀行借款……總而言之,他們發了財,撈到了好處,一個個肥得流油,富可敵國。
而普通的百姓,生活當然有些進步,可是進步幅度太小了,而且因為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幾乎一大半的人,忙活了一年下來,手里頭一點余錢也沒有。
不敢吃,不敢穿,整日提心吊膽,生怕丟了工作,活路一下子給斷了……在城市當中,就算死了,連塊墳地都沒有!
民怨滔天,怨聲載道。
王安石瞇縫著眼睛,思索再三。
他緩緩道:“變法,變的是祖宗之法,變的也是千年傳承的法……哎,老夫是無能為力了,就看秦王殿下能不能拿出辦法了!”
……
連一貫自負的拗相公都沉默了,可見這事情的艱難。
王寧安也給大宋做了診斷,他的結論更加明確。
目前的官僚體系,利益分配,還沒有超出秦漢以來的格局……而這套東西,是農業時代形成的,現在大宋一只腳跨進了工業時代的門檻,時代變了,整個官僚體系卻沒有跟上來。
就拿以往來說,朝廷的宰執相公,除了有豐厚的俸祿之外,外面還有各種孝敬,冰敬,炭敬,免稅,免役……雖然革除了不少,但是還保留了尾巴,尤其是一些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形成了習慣,就改不了。
就像陳升之一樣,他喜好金石,人家就拼命給他送字畫,送好東西……他拒絕一次兩次,總有拒絕不了的時候。
他收了禮,其實也不用辦什么事情,笑話,堂堂宰執的名頭,拿出去就能換錢,而且政事堂通過的命令千千萬萬,不是每一個都要首相和皇帝過目,陳升之隨便批幾個項目,下面就受用不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福海县|
博罗县|
定远县|
迁西县|
安泽县|
广平县|
昆明市|
溆浦县|
鄂托克旗|
凤山县|
龙胜|
德清县|
五家渠市|
黄山市|
秦安县|
仁怀市|
凌海市|
湘潭市|
阜城县|
襄樊市|
巨野县|
衡山县|
汉寿县|
金溪县|
麻栗坡县|
莫力|
理塘县|
旬邑县|
深水埗区|
延庆县|
耿马|
永寿县|
昭觉县|
丹棱县|
罗源县|
扎鲁特旗|
玉环县|
高台县|
宜昌市|
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