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01章 借債發展-《大宋將門》


    第(1/3)頁

    伴隨著老臣罷黜,大宋的政事堂,說了算的也就是王寧安和司馬光兩個人了,王寧安倒是幾次上書,希望擴充政事堂,分擔沉重的政務壓力。

    但有很多問題卡著,比如增加的西夏,西域,渤海,這些地方怎么算?要不要安排專門的衙門,處理殖民事務?

    想想吧,出去的都是什么人物,隨便找個阿貓阿狗,能壓得住場面嗎?

    甚至有人提議增加一個殖民部,位階和樞密院,參謀部一樣,位列政事堂之下,但是直接對皇帝負責。

    朝廷上下還在爭論,另外地方的官吏也在調整,充實人員,從下到上,要不要進行改革,該怎么改,也是莫衷一是。

    司馬光倒是覺得現在挺好,苦點,累點,至少大權在握,而且師父又是個慣會偷懶的人,很多事情都落到了他的頭上。

    外面都說,司馬君實才是真正的宰相,王寧安那叫玩票!

    當然了,司馬光不敢那么想,但作為宰相,總要有點作為,能消除前朝留下的巨額債務,毫無疑問,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大叔這些年,究竟欠了多少錢呢?

    根據司馬光的統計,不多,應該有8000萬貫,按照百分之20的利息計算,一年光是還利息,就要1600萬貫!

    聽著暈吧?

    那就讓君實相公給你仔細算算。

    “為了光復幽州,前后發行了4000萬貫的債券,后來修建西京,也有2000萬貫,打橫山,開通河西走廊,這些都加起來,也有5000萬貫!加起來,一共負債110000萬貫!”

    司馬光繼續說道:“拿下幽州之后,抄沒各種財產土地,填補了3000萬貫,戶部的賬面上,只虧了1000萬貫,但是為了安置老兵,第一個十年,就要花費800萬貫,其后每年還要遞增!”

    王寧安聽得腦袋都大了。

    他有點理解霉帝的糟心之處了,難怪打了兩場仗就跪了,的確要命啊!

    拿幽州之戰來說,動員幾十萬人馬,傷損也超過十萬,當時靠著收繳契丹貴族的財富,把窟窿填上了,看起來沒有問題,花費代價不大,就拿到了一塊土地。

    但是接下來呢……由于大規模裁軍,很多當年的老兵都必須解甲歸田,人家為了朝廷流過血,光復故土,待遇自然要增加許多。

    尤其是現在差不多過了十年,當初30歲的老兵,現在已經40歲了,大宋的人均壽命還不到50,不惑之年已經不算小了,身體病痛一堆,吃藥花銷,還有家中的困難……朝廷總要意思一下吧!

    林林總總,就不是一筆小錢,而且是長期的,幾十年的開支!

    司馬光嘆道:“當年看起來,是把賬平了,但實際上,后續的開支非常巨大,從幽州增加的稅收,僅僅能償還每年增加的利息……這還不算完,拿下幽州之后,需要各種開發建設,尤其是修長城,道路,建碼頭,這些都是長期投資,當時也是靠著債券解決的……往后,只能靠著稅收,慢慢償還。”

    幽州如此,橫山之戰也差不多,隨著時間推移,老兵安置的成本,也會迅速飆升……再有地方開發,也是個無底洞,吞金的怪獸!

    想想就頭皮發麻。

    作為朝廷的大總管,司馬光深知這些年,大宋是怎么過來的,要不是對外戰爭都答應了,有海量的外來收益支撐,大宋的經濟體系早就崩潰了。

    好在,一切都因為遷豪強令,有了轉機。

    把豪強遷走了,他們不得不以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價錢,轉讓田產,朝廷順勢接過來,再分給百姓,佃農為了贖買土地,每年要付給朝廷一筆錢。

    光是京東兩路和河北兩路,每年就有1000萬貫!

    整個大宋都算起來,足夠輕松解決歷次戰斗積累的債務了。

    這些不為人知的賬目,就是遷居豪強真正的原因所在,對不起,不拿你們開刀,朝廷就維持不下去了。

    王寧安可不是崇禎那個傻蛋,放著有錢的士人集團不下手,反而從赤貧的老百姓手里扣錢,不鬧得天下大亂才怪呢!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市| 北宁市| 陈巴尔虎旗| 阜阳市| 鸡西市| 清河县| 南木林县| 铜梁县| 陈巴尔虎旗| 五峰| 乐清市| 富源县| 晋城| 泾源县| 界首市| 青神县| 张家口市| 四会市| 松原市| 长宁区| 黔江区| 台北市| 方山县| 扎兰屯市| 潮安县| 松滋市| 金堂县| 东阳市| 宁国市| 全州县| 内乡县| 宜黄县| 金寨县| 乌审旗| 岗巴县| 灵山县| 绥滨县| 阿鲁科尔沁旗| 永顺县| 丹江口市|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