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和王寧安湊在一起談事情,是個很輕松的過程。 有什么疑問直接說,有什么方法隨便提,大家一起找出解決的辦法。相比王安石的強勢倔強的作風,不亞于一股清流。 漸漸的,大家都敞開了心扉,作為大宋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思路。 地方的財政困難,不能光靠著朝廷補貼,不能靠天吃飯,要自己動起來。有條件的地方,上工商,發展產業,條件稍差的,要整合當地的農林牧漁,各種副業。 王寧安在每一個大城市的周圍,按照兩到三天的路程,劃出了一個巨大的圈,這樣一來,幾乎九成以上,財政困難的州縣都劃進來了。 距離城市最近的郊區,建立起蔬菜基地,專供城市消費。 這個以往已經在做了,但都是農民自己干,形不成規模,而且好多士紳貴戚,他們的農莊自產自吃,連田賦都不用交,更遑論加入到整個循環之中。 顯然,這是行不通的。 “戶部,立刻擬定一份征地標準,凡是城市周圍的土地,愿意納入菜籃子的,可以合理分紅,如果不愿意,就把土地征收上來,如果他們不愿意,不用我說,你們知道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 王安石搞了那么長時間了,方田均稅,就去查土地,查稅收,追討歷年拖欠的田賦,實在不成,就去清查,看看有沒有吞并百姓田產,巧取豪奪的問題……這年頭的世家有幾個是干凈的,有幾個經得起徹查,一旦查出問題,直接發配西域,一點不用客氣。 司馬光還有戶部尚書一起點頭,表示一定執行。 距離再遠一些,就要發展畜牧業,養殖雞鴨豬狗,挖魚塘,種植糧食,讓商人直接到老百姓那里征收,就地結算,把中間環節打掉,盡量提高農產品的價格。 整個過程,都要銀行參與,征地,種植,養殖,運輸,銷售,各個環節都要提供資本協助,減少風險,對老百姓,也要以利益引導為主。 “每一個縣城,都要確立幾項比較有競爭力的拳頭的產品,只有把東西賣出去,才能有稅收,衙門的日子才能好過,要把這個意思告訴每一個地方官吏!” 王寧安敲著桌子,大聲道:“千百年來,我們都是怎么要求地方官的?完成朝廷田賦,為民做主,主持公道,主要的職責是處理地方案件,能精通刑律,明斷是非,就是好官了。如果再建點水利工程,興學,建祠堂,教化人心,在吏部的考評上,就是優等中的優等!可現在不成!我們要給官吏提出更高的標準,他們要做更多的事情!要會經營,要會發展,要知道自己治下的優勢何在,劣勢何在,要懂得怎么富國裕民!至少要讓治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王寧安說著,看了一眼宋庠。 宋庠立刻會意,“王爺,老夫以為地方官吏之中,有些新人頗有干勁,但是缺少經驗,也缺少威望,還有一些老官吏,想法陳舊,為政怠惰,不愿意付出辛苦,更有甚者,整日吟詩作賦,美其名曰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實則是尸位素餐,白白耗費國帑民財,這些無所作為之人,危害之大,比起貪官污吏,也不遑多讓。” 宋庠道:“老夫以為,應當對地方官吏,進行分批培訓,要讓他們進京看看,到各地走走,真正了解民間疾苦,知道該做什么。老夫提議,選中的這些州縣軍府,所有官吏,分批進京培訓,三個月為期,如果依舊沒有作為,吏部就要大膽罷黜!我大宋別的沒有,肯干事,能干事的人多了,要給有本事的人機會!” 這位宋相公說的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可是誰都聽得出來,這一刀是砍在了傳統的舊派文人上面。 以往還僅僅是中樞失守,沒人充當領頭羊,但是舊派在地方,言路,國子監,翰林院等等衙門,還有很強大的勢力。 這一次借著周峰案,跳出來的舊派官吏就不少。 宋庠這是想借著培訓的機會,把舊派官員來一場清理。 第(1/3)頁